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的现状评估及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导言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理论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第15页 |
·本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理论研究 | 第16-21页 |
·城镇体系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 | 第16-19页 |
·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3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 第21-48页 |
·济南都市圈概况 | 第21-29页 |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第21-25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概况 | 第25-26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发展条件评价 | 第26-28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化水平现状 | 第28-29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 第29-35页 |
·等级规模结构现状评价 | 第29-33页 |
·等级规模结构动态变化 | 第33-34页 |
·测算结果分析 | 第3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现状 | 第35-43页 |
·城镇职能现状评价 | 第35-4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现状 | 第43-48页 |
·地域结构的地理基础 | 第43-44页 |
·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特点 | 第44-46页 |
·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 第46-4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4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的预测及趋势分析 | 第48-62页 |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48-51页 |
·人口规模预测 | 第48-50页 |
·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50-51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等级规模结构预测 | 第51-55页 |
·GDP 规模动态预测 | 第51-52页 |
·重点发展的县城 | 第52页 |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预测 | 第52-55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预测 | 第55-59页 |
·产业相对优势 | 第55-56页 |
·发展方向及功能 | 第56-58页 |
·城市职能发展指引 | 第58-59页 |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预测及趋势分析 | 第59-62页 |
·两极 | 第59-60页 |
·五轴—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 第60-61页 |
·一区--城市经济影响区 | 第61-62页 |
5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优化对策及建议 | 第62-67页 |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对策及建议 | 第62-63页 |
·提高城市化水平 | 第62-63页 |
·重点培育有潜力的次级中心城市 | 第63页 |
·针对不同地域,合理发展城市规模 | 第63页 |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对策及建议 | 第63-65页 |
·提高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 | 第64页 |
·明确城市定位,强化分工协作 | 第64页 |
·打破行政界限,增强整体性 | 第64-65页 |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及建议 | 第65-67页 |
·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 | 第65页 |
·优化产业结构 | 第65-66页 |
·加强区域交通体系的网络性建设 | 第66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都市圈建设的支撑系统 | 第66-67页 |
6 结论 | 第67-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济南都市圈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 第67页 |
·较为合理的都市圈城镇体系 | 第67-68页 |
·城镇体系结构亟待完善 | 第68页 |
·启示及建议 | 第68-70页 |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 第68-69页 |
·改革管理体制 | 第69页 |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 第69-70页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注释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