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1 引言 | 第14-36页 |
·白首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白首乌化学成分 | 第14-16页 |
·白首乌药理作用 | 第16-17页 |
·牛皮消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牛皮消化学成分 | 第17-19页 |
·牛皮消的药理作用 | 第19-24页 |
·徐长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徐长卿的化学成分 | 第24-26页 |
·徐长卿的药理作用 | 第26-27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的研究进展 | 第27-35页 |
·HSCCC 的分离原理 | 第28-29页 |
·高速逆流色谱仪的组成及分离过程 | 第29-30页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高速逆流色谱在分离天然活性成分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5-3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试验试剂 | 第36页 |
·试验仪器 | 第36-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42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白首乌的化学成分 | 第37-39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牛皮消的化学成分 | 第39页 |
·白首乌和牛皮消的谱学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徐长卿中的丹皮酚 | 第40-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71页 |
·HSCCC 分离白首乌中的苯乙酮类成分 | 第42-47页 |
·HSCCC 两相溶剂的选择 | 第42-43页 |
·HSCCC 其它条件的选择 | 第43页 |
·HSCCC 分离过程 | 第43-44页 |
·高效液相法的优化 | 第44-45页 |
·化合物的鉴定 | 第45-47页 |
·HPLC 法测定白首乌中四种苯乙酮的含量 | 第47-50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7页 |
·色谱分离结果 | 第47-48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方法的检出限 | 第48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8-49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49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9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9页 |
·样品测定 | 第49-50页 |
·HSCCC 分离牛皮消中的苯乙酮类成分 | 第50-55页 |
·HSCCC 两相溶剂的选择 | 第50-52页 |
·HPLC 法的优化 | 第52-53页 |
·化合物的鉴定 | 第53-55页 |
·白首乌和牛皮消的谱学对比分析 | 第55-65页 |
·紫外光谱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液相色谱对比分析 | 第59-65页 |
·HSCCC 分离徐长卿中的丹皮酚 | 第65-71页 |
·SFE 条件的优化 | 第65-68页 |
·SFE 最优组合的验证性实验 | 第68页 |
·HSCCC 分离丹皮酚两相溶剂的选择 | 第68-69页 |
·HSCCC 分离丹皮酚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4 讨论 | 第71-77页 |
·HSCCC 分离条件的筛选 | 第71-72页 |
·两相溶剂体系的选择 | 第71页 |
·螺旋管转速的选择 | 第71页 |
·固定相保留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高效液相法的优化 | 第72-73页 |
·流动相及洗脱方式的选择 | 第72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72-73页 |
·白首乌和牛皮消的谱学对比分析 | 第73-76页 |
·紫外光谱对比分析 | 第73页 |
·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 第73-74页 |
·液相色谱对比分析 | 第74-76页 |
·SFE 提取徐长卿中的丹皮酚条件的优化 | 第76-77页 |
5 结论 | 第77-80页 |
·HSCCC 分离白首乌中的化学成分 | 第77页 |
·HPLC 测定白首乌中四种苯乙酮的含量 | 第77页 |
·白首乌和牛皮消的谱学对比分析 | 第77-78页 |
·HSCCC 分离牛皮消中的化学成分 | 第78页 |
·CO_2-SFE-HSCCC 分离徐长卿中的丹皮酚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3-94页 |
附图 | 第94-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