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4-22页 |
(一) 对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14-17页 |
1、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4-15页 |
2、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15-17页 |
(二) 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1、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2、国内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小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22-28页 |
(一) 对雇员的社会责任 | 第22-23页 |
1、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 第23页 |
2、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升迁机会、接受培训的机会 | 第23页 |
3、为员工提供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 | 第23页 |
(二) 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 第23-24页 |
1、产品质量控制严格化,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 第24页 |
2、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 第24页 |
(三) 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 | 第24-25页 |
(四) 对环境、资源的“绿色”社会责任 | 第25页 |
(五) 对政府的社会责任 | 第25-26页 |
(六) 对社区发展的社会责任 | 第26页 |
(七) 对社会福利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 | 第26-28页 |
三、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 第28-35页 |
(一) 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 | 第28-31页 |
1、严重侵害员工利益 | 第28-29页 |
2、提供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服务 | 第29-30页 |
3、生态环境受到挑战 | 第30-31页 |
4、忽视国家利益 | 第31页 |
5、不关心慈善、公益事业 | 第31页 |
(二)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剖析 | 第31-35页 |
1、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存在对立情绪 | 第31-32页 |
2、严重失衡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差 | 第32页 |
3、中小企业严峻而现实的生存压力 | 第32-33页 |
4、政府的不作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纵容 | 第33-34页 |
5、约束和激励机制不足 | 第34-35页 |
四、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强化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 第35-42页 |
(一) 完善中小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 | 第35-39页 |
1、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氛围 | 第36页 |
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6-37页 |
3、形成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地方官员业绩评估体系 | 第37-38页 |
4、制定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 | 第38页 |
5、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惩罚力度 | 第38-39页 |
(二) 健全中小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 | 第39-42页 |
1、构筑“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 第39-40页 |
2、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第40页 |
3、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巧妙“转嫁”社会责任 | 第40-41页 |
4、中小企业互助合作,共担社会责任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