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条件下A/O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 ·高盐废水的概述 | 第8-10页 |
| ·高盐度废水的来源 | 第8-9页 |
| ·高盐度对常规生物处理法的影响 | 第9-10页 |
| ·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 第10页 |
| ·水体中氮的来源和危害 | 第10-12页 |
| ·水体中氮的来源 | 第10-11页 |
| ·水体中氮的危害 | 第11-12页 |
| ·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 第12-13页 |
| ·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 | 第13-19页 |
|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9-2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 ·试验用水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 ·试验工艺简介 | 第22-23页 |
| ·试验设备 | 第23-24页 |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温度对高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25-32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反应器污泥的接种与驯化 | 第25页 |
| ·常温下高盐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25-27页 |
| ·低温下高盐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27-30页 |
| ·试验方案及条件 | 第27-28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 ·低温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低温对亚硝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低温条件下短程硝化的实现途径与机理分析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PH值对高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32-4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试验设计 | 第32页 |
| ·pH对高盐废水短程脱氮的影响 | 第32-34页 |
| ·pH随反应器推流方向变化规律 | 第34页 |
| ·pH值及游离氨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海水盐度、pH对短程脱氮影响的比较 | 第36-38页 |
| ·海水盐度对短程脱氮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盐度变化、pH变化对亚硝酸盐积累影响的比较 | 第37-38页 |
| ·短程脱氮中污泥相的变化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DO对高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 第40-43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试验设计 | 第40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 ·DO浓度与亚硝化率的关系 | 第40-41页 |
| ·DO与SVI的关系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污泥龄对高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43-49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试验设计 | 第43页 |
| ·污泥龄对系统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污泥龄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盐度下,污泥龄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45-48页 |
| ·盐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盐度、污泥龄对短程脱氮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 第七章 A/O工艺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 第49-53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反应器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 第49-51页 |
|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