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我国土壤盐渍化状况 | 第18页 |
·玉米耐盐性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9-26页 |
·盐胁迫对作物的伤害 | 第19-20页 |
·作物耐盐机理 | 第20-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萌发及幼苗期玉米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 第28-50页 |
·NaCl玉米品种的鉴定及筛选 | 第28-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Na_2CO_3+NaHCO_3玉米品种的鉴定及筛选 | 第37-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6-50页 |
·NaCl胁迫下玉米品种耐盐性鉴定 | 第46-47页 |
·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玉米品种耐盐性鉴定 | 第47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玉米品种耐盐性比较 | 第47-50页 |
第三章 不同耐性玉米苗期形态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0-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供试材料 | 第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两玉米品种株高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0-51页 |
·两玉米品种叶面积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1-52页 |
·两玉米品种主胚根长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2-53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总长度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3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表面积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3-54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体积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4-55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平均直径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5-5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不同耐性玉米苗期生理特性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58-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4页 |
·供试材料 | 第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8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8-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84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干重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64-66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66-73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相对电导率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73-75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75-76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含量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76-77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保护酶活性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77-81页 |
·两品种叶绿素含量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1-82页 |
·两品种光合特性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2-83页 |
·两品种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3-8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4-90页 |
·玉米幼苗干重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4-85页 |
·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5-87页 |
·玉米幼苗膜透性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7页 |
·玉米幼苗膜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7-88页 |
·玉米幼苗光合及荧光特性在NaCl胁迫下的响应 | 第88-90页 |
第五章 不同耐性玉米苗期形态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0-9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页 |
·供试材料 | 第90页 |
·试验方法 | 第90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5页 |
·两玉米品种株高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0-91页 |
·两玉米品种叶面积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1-92页 |
·两玉米品种主胚根长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2-93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总长度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3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表面积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3-94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体积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4页 |
·两玉米品种根系平均直径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4-9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95-96页 |
第六章 不同耐性玉米苗期生理特性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6-1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6页 |
·供试材料 | 第96页 |
·试验方法 | 第96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15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干重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6-98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98-104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相对电导率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04-106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06-107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含量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07-108页 |
·两品种叶片和根系中保护酶活性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08-112页 |
·两品种叶绿素含量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2-113页 |
·两品种光合特性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3-114页 |
·两品种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4-11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15-120页 |
·玉米幼苗干重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5-116页 |
·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6-117页 |
·玉米幼苗膜透性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7页 |
·玉米幼苗膜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7-118页 |
·玉米幼苗光合及荧光特性在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响应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20-126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比较 | 第120-124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形态差异比较 | 第120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干重差异比较 | 第120-121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渗透调节物质差异比较 | 第121-122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膜透性、膜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差异比较 | 第122-123页 |
·NaCl、Na_2CO_3+NaHCO_3胁迫下的光合及荧光特性的比较 | 第123-124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