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正面临两大危机第12页
   ·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所具备的三个条件第12-13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其综述第15-19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7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7-19页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9页
 4 研究思路及重点第19-20页
 5 研究的方法第20页
 6 预期的研究创新及不足第20-21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20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22-26页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页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第22-23页
 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第23-24页
 4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4页
 5 民俗学理论和旅游经济学理论第24-25页
 6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原生态资源的属性特征及构成要素第26-30页
 1 原生态资源的概念及涵义第26页
 2 原生态资源的特点第26-27页
 3 原生态资源的一般构成要素第27-28页
 4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的功能属性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第30-43页
 1 靖州县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第30-35页
   ·原生态自然资源第30-34页
   ·原生态文化资源第34-35页
 2 靖州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措施第35-39页
   ·采取多项措施,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第35-37页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第37-38页
   ·注重规划,科学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第38页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夯实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提供条件第38-39页
 3 靖州县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群众对原生态资源的价值认识不深,保护与开发资源的意识比较低第39页
   ·保护管理不力,在新农村建设中资源破坏严重第39-40页
   ·总体规划滞后,资源开发利用分散第40页
   ·新农村建设项目单一,资源开发水平偏低第40页
 4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制约因素第40-42页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的问题第40-41页
   ·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面临着正确处理政府支持、全社会参加与农民主体作用的三者关系问题第41页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人才的瓶颈制约问题第41页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第41-42页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的制度困境问题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典型案例分析及启——以靖州县三锹乡地笋村为例第43-50页
 1 三锹乡地笋村现状第43-45页
   ·自然生态系统现状分析第43页
   ·民族文化系统现状分析第43-44页
   ·经济系统现状分析第44-45页
 2 地笋村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第45-46页
   ·保护与开发的原则第45页
   ·保护与开发的目标第45页
   ·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思路第45-46页
   ·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的建设功能第46页
   ·村寨规划建筑风格第46页
 3 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的内容和途径第46-48页
   ·项目基本建设内容第46-47页
   ·产品的设计:从民族文化资源到项目到产品的转化第47-48页
 4 启示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第50-62页
 1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50-51页
   ·系统整体性原则第50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50-51页
   ·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第51页
   ·综合效益原则第51页
 2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的实态调查及实态评价第51-54页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的实态调查第51-52页
   ·农村原生态资源的实态评价第52-54页
 3 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4-58页
   ·指标的确立第54-56页
   ·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指标评价计算方法第56-58页
 4 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第58-61页
   ·有关数据的说明第58页
   ·有关指标的说明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七章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与开发原生态资源的对策第62-70页
 1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第62页
 2 科学合理编制农村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第62-63页
 3 找准切入点,注重农村原生态资源要素激活第63-64页
 4 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点第64-67页
   ·村庄建筑风貌规划第64页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第64-65页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第65页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5-67页
 5 建立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有效机制第67-70页
   ·坚持政府主导,健全政府机制第67-68页
   ·强化生态补偿,完善市场机制第68-69页
   ·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第69页
   ·做好试点示范工作第69-70页
结语第70-71页
 1 研究结论第70页
 2 改进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叶生产组织与专业化模式研究
下一篇:怀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