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危害 | 第11-12页 |
·小麦抗条锈病研究 | 第12-16页 |
·抗条锈基因的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来源 | 第16-18页 |
·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8页 |
·分子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MAS)在抗条锈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抗锈育种中应用的小麦异源种质资源 | 第19页 |
·华山新麦草属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 H9020-17-25-6-4 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 | 第21-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1-28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作图群体构建 | 第22页 |
·抗条锈性鉴定 | 第22-23页 |
·SSR、RGAP 连锁标记筛选 | 第23-2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8-34页 |
·H9020-17-25-6-4 苗期抗锈性评价 | 第28页 |
·H9020-17-25-6-4×铭贤169 F2 代分离群体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 第28-30页 |
·H9020-17-25-6-4 抗条锈基因的分子作图 | 第30-34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天867 抗条锈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 第36-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页 |
·材料 | 第36页 |
·群体构建 | 第36页 |
·抗条锈性鉴定 | 第36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6-38页 |
·天867 苗期抗锈性评价 | 第36页 |
·天867×铭贤169 F2 代分离群体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 第36-3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