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能源问题 | 第9-11页 |
·我国采暖及空调方式现状 | 第11-12页 |
·燃气机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2-17页 |
·国外 | 第12-14页 |
·国内 | 第14-15页 |
·开展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及其智能控制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节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型内燃机热泵系统数值计算及性能研究 | 第20-41页 |
·新型内燃机热泵系统工作流程 | 第20-23页 |
·新型内燃机驱动热泵空调系统数学描述 | 第23-32页 |
·空调房间墙体传热得热量 | 第23页 |
·压缩机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 | 第24页 |
·换热器数学模型 | 第24-29页 |
·喷水室数学模型 | 第29页 |
·电加热器数学模型 | 第29页 |
·发电系统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发动机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余热回收数学模型 | 第31页 |
·复合式空调系统 | 第31-32页 |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内燃机热泵与房间负荷能量平衡分析 | 第32-33页 |
·余热复合式内燃机热泵空调性能研究 | 第33-35页 |
·余热复合式内燃机热泵系统节能研究 | 第35-36页 |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节能分析 | 第36-39页 |
·误差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智能控制算法与仿真研究 | 第41-57页 |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简述 | 第41-42页 |
·PID 神经元非线性预测控制 | 第42-48页 |
·PID 神经元控制 | 第44-46页 |
·灰色预测控制算法 | 第46-48页 |
·单神经元多目标联合模糊控制 | 第48-51页 |
·神经网络非线性PID 控制 | 第51-5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 第57-76页 |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分级递阶智能控制 | 第57-60页 |
·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硬件部分 | 第60-65页 |
·可编程控制器 | 第60-62页 |
·系统传感器 | 第62-64页 |
·执行机构 | 第64-65页 |
·系统的硬件干扰分析 | 第65页 |
·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软件部分 | 第65-69页 |
·组态软件 | 第65-66页 |
·编程软件 | 第66-68页 |
·软件抗干扰 | 第68-69页 |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 | 第69-74页 |
·发动机 | 第72页 |
·压缩机 | 第72页 |
·换热器 | 第72-73页 |
·节流机构 | 第73-74页 |
·模拟冷热源 | 第74页 |
·隔震、消音和降噪 | 第74页 |
·排放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实验研究 | 第76-91页 |
·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实验流程 | 第76-78页 |
·发动机转速稳定性实验 | 第78-79页 |
·电子膨胀阀控制实验 | 第79-84页 |
·主板换出水温度控制实验 | 第84-85页 |
·系统总体性能实验 | 第85-88页 |
·系统变末端水流量系统性能实验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92-93页 |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