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 | 第18-19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 | 第19-20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银行挤兑理论 | 第20页 |
·清算危机理论 | 第20-21页 |
·纳什均衡理论 | 第21-23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 第23-26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 | 第23-24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作用 | 第24-26页 |
第3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26-39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总体运作方式比较 | 第26-30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比较 | 第26-27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比较 | 第27-30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典型模式分析 | 第30-36页 |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 第30-32页 |
·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 第32-34页 |
·德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 第34-36页 |
·全球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36-39页 |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的共同特征 | 第36-37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第4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及其解决方法 | 第39-50页 |
·存款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成因 | 第39-41页 |
·存款人的道德风险 | 第39-40页 |
·投保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 第40-41页 |
·存款保险机构和监管当局的道德风险 | 第41页 |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降低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 | 第41-46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 第42-44页 |
·隐性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经营行为分析 | 第44-45页 |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降低银行道德风险的作用 | 第45-46页 |
·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治理措施—差别费率制 | 第46-50页 |
·存款保险的期权定价模型 | 第47-48页 |
·存款保险的预期损失定价模型 | 第48-50页 |
第5章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 | 第50-63页 |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条件 | 第50-53页 |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制约因素 | 第50-52页 |
·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第52-53页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环境优化 | 第53-58页 |
·完善政府支持与法律法规 | 第54-55页 |
·完善中国银监会的监管 | 第55-56页 |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与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56-58页 |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 | 第58-63页 |
·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 | 第58-59页 |
·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 | 第59-60页 |
· 实行差别保险费率制 | 第60页 |
· 根据人均 GDP 比例确定赔付最高限额 | 第60-61页 |
· 分阶段扩大投保银行范围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