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腹板箱梁铁路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及其结构静动力计算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铁路的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的比较 | 第11-20页 |
| ·国内外铁路的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概况 | 第11-18页 |
| ·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 ·各类型铁路斜拉桥及其适用性 | 第20页 |
| ·矮塔斜拉桥的力学特征 | 第20-22页 |
| ·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 第20-21页 |
| ·矮塔斜拉桥的界定 | 第21页 |
| ·矮塔斜拉桥应用于铁路桥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 ·斜腹板铁路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 | 第22-26页 |
| ·工程背景 | 第22-23页 |
| ·方案总体设计 | 第23页 |
| ·主梁方案设计 | 第23-25页 |
| ·桥梁设计和施工难点 | 第25-26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6-27页 |
| 第2章 铁路矮塔斜拉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36页 |
| ·有限元建模概述 | 第27-28页 |
|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模拟 | 第28-29页 |
| ·塔柱、塔墩及基础的模拟 | 第29页 |
| ·斜拉索的模拟 | 第29-31页 |
| ·桥梁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31-33页 |
| ·塔墩梁连接的模拟 | 第31页 |
| ·斜拉索与主梁连接的模拟 | 第31-32页 |
| ·边墩支座的模拟 | 第32页 |
| ·桩-土作用的模拟 | 第32-33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强度增长的考虑 | 第33-34页 |
| ·全桥空间组合有限元模型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铁路矮塔斜拉桥施工阶段计算分析 | 第36-46页 |
|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6-38页 |
| ·施工阶段位移计算分析 | 第38-39页 |
| ·施工阶段应力计算分析 | 第39-45页 |
| ·规范基本要求 | 第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铁路矮塔斜拉桥运营阶段计算分析 | 第46-59页 |
| ·计算工况 | 第46-48页 |
| ·规范要求 | 第48-49页 |
| ·分项荷载作用下应力的计算分析 | 第49-53页 |
| ·分项荷载作用下主梁应力结果 | 第49-50页 |
| ·分项荷载作用下塔柱应力计算分析 | 第50-52页 |
| ·分项荷载作用下塔墩应力结果 | 第52页 |
| ·分项荷载作用下斜拉索应力结果 | 第52-53页 |
| ·荷载组合作用的应力计算分析 | 第53-56页 |
| ·组合作用下主梁应力结果 | 第53-54页 |
| ·组合作用下塔柱应力结果 | 第54-55页 |
| ·组合作用下塔墩应力结果 | 第55页 |
| ·组合作用下斜拉索应力结果 | 第55-56页 |
| ·时间依存性分析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铁路矮塔斜拉桥动力的计算分析 | 第59-85页 |
| ·抗震设防规范要求 | 第59页 |
| ·抗震设防标准的选择 | 第59页 |
| ·场地 | 第59页 |
| ·分析方法 | 第59页 |
| ·自振特性的计算分析 | 第59-62页 |
| ·自振特性理论 | 第59-60页 |
| ·自振特性的计算分析 | 第60-62页 |
| ·地震响应分析的反应谱法 | 第62-73页 |
| ·反应谱的概念 | 第62-63页 |
| ·反应谱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 ·反应谱理论的地震力计算 | 第64-65页 |
| ·反应谱振型的计算分析 | 第65-67页 |
| ·输入地震动 | 第67-68页 |
| ·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 ·地震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 | 第73-81页 |
| ·时程反应分析法的概念 | 第73-74页 |
| ·地震动反应分析理论 | 第74-75页 |
| ·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 第75-76页 |
| ·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 ·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81-83页 |
| ·小结 | 第83-85页 |
| 第6章 铁路矮塔斜拉桥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 第85-90页 |
| ·概述 | 第85-86页 |
| ·施工阶段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 第86-87页 |
| ·运营阶段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 第87-89页 |
| ·荷载工况 | 第87-88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7章 腹板倾角对主梁刚度和应力的影响比较分析 | 第90-96页 |
| ·概述 | 第90-91页 |
| ·全桥空间梁单元模型的建立 | 第91页 |
| ·计算比较 | 第91-95页 |
| ·活载挠度的计算比较 | 第91页 |
| ·活载作用下主梁应力的计算比较 | 第91-93页 |
| ·体系温度作用下主梁应力的计算比较 | 第93-95页 |
| ·综合比较 | 第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