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廉租房制度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3页 |
·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13-14页 |
·收入再分配理论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2. 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基本情况概述 | 第17-22页 |
·廉租房的定义和特点 | 第17-18页 |
·廉租房的定义 | 第17页 |
·廉租房的特点 | 第17-18页 |
·我国城镇廉租房的发展概况 | 第18-22页 |
3. 成都廉租房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1页 |
·成都廉租房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成都廉租房的现状分析 | 第24-29页 |
·廉租房的保障对象 | 第24页 |
·廉租房的补贴方式 | 第24页 |
·廉租房的补贴标准 | 第24-25页 |
·廉租房房源构成 | 第25-26页 |
·廉租房保障资金的来源 | 第26页 |
·成都廉租房申请条件 | 第26-27页 |
·廉租房租金申请程序 | 第27-28页 |
·住房保障对象实名制档案 | 第28页 |
·廉租房“退出”机制 | 第28-29页 |
·成都廉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房源的不足 | 第29页 |
·资金来源缺乏 | 第29-30页 |
·审核机制不够完善 | 第30页 |
·廉租房体系结构单一 | 第30页 |
·惩罚力度有限 | 第30-31页 |
4. 发达国家以及地区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 第31-49页 |
·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31-36页 |
·美国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过程 | 第31-34页 |
·美国低收入住房的政策 | 第34-36页 |
·日本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36-39页 |
·完善的法律保护 | 第36页 |
·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 | 第36-37页 |
·中央出资鼓励地方建廉价住房 | 第37页 |
·金融政策 | 第37-38页 |
·制定多种住宅税制 | 第38页 |
·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 | 第38-39页 |
·组织公团进行住宅开发 | 第39页 |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39-43页 |
·新加坡公共组屋政策概述 | 第39-40页 |
·新加坡公共组屋政策的特点 | 第40-43页 |
·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43-45页 |
·公屋的管理 | 第43-44页 |
·公屋的资金来源 | 第44页 |
·公屋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 第44-45页 |
·国外及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 第45-49页 |
·确保廉租住房保障模式的有效性 | 第46页 |
·制定相应的廉租住房保障法规 | 第46-47页 |
·确立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 第47页 |
·住房保障的动态性 | 第47-48页 |
·大力发展住房金融 | 第48-49页 |
5. 完善成都廉租房制度的建议 | 第49-55页 |
·完善廉租房保障体系的法律及政策 | 第49页 |
·明确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方针 | 第49-50页 |
·建立专业化的廉租房保障的管理体系 | 第50页 |
·以多种方式获取廉租住房房源 | 第50-51页 |
·建立廉租房基金,保障廉租房的资金来源 | 第51-52页 |
·完善廉租房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 第52-55页 |
·完善准入程序 | 第52-53页 |
·推行及时、准确和高效的收入鉴别制度 | 第53页 |
·实行全面的退出标准 | 第53-54页 |
·健全奖惩兼备的退出方式 | 第54-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