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5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研究发展的基本动因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第11-13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第15-27页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特征第15-16页
   ·金融高频数据分析中问题研究第16-18页
   ·我国股市高频数据统计特征分析第18-27页
     ·数据样本来源第18-19页
     ·基本统计量及常用符号说明第19-21页
     ·数据样本基本统计特征第21-25页
     ·“日内效应”检验第25-27页
第三章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性研究模型第27-44页
   ·金融时间序列波动率的特征第27页
   ·条件异方差模型第27-34页
     ·ARCH 族模型第28-33页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第29-30页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第30-31页
       ·ARCH 模型的其他扩展形式第31-33页
     ·SV 族模型第33-34页
       ·基本SV 模型第33-34页
       ·SV 模型的其他扩展形式第34页
   ·长记忆性及相应研究方法第34-36页
   ·“已实现”波动方法第36-41页
     ·积分波动与“已实现”波动第36-38页
     ·“已实现”波动的拓展形式第38-41页
       ·调整“已实现”波动率第38页
       ·赋权“已实现”波动率第38-40页
       ·调整赋权“已实现”波动率第40-41页
   ·“已实现”极差波动方法第41-44页
     ·“已实现”极差波动的定义第41-42页
     ·赋权“已实现”极差波动第42-44页
第四章 我国上证股指高频数据波动率的计算与建模第44-50页
   ·我国上证股指波动率的计算第44-46页
   ·赋权“已实现”极差波动率的建模及应用第46-49页
   ·AR(1)-FIGARCH(1,0.11665,0)模型预测分析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锁定效应及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行政管理视野下的国有转制企业资产流失监督与追究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