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缩略词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9页 |
·国内外砷超富集植物的研究简况 | 第17-21页 |
·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的发现 | 第17-18页 |
·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8页 |
·不同土壤对砷富集的影响 | 第18-19页 |
·营养物质对砷富集的影响 | 第19页 |
·植物富集砷的机理 | 第19-20页 |
·砷超富集植物的分布 | 第20-21页 |
·光合作用 | 第21-27页 |
·光反应 | 第22-23页 |
·暗反应 | 第23-24页 |
·重金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4-26页 |
·重金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 | 第26-27页 |
·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 | 第27-28页 |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砷胁迫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8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供试植物 | 第29页 |
·试验处理 | 第29-30页 |
·粗酶液的制备和处理 | 第30页 |
·测定方法 | 第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砷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砷胁迫对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4页 |
·砷胁迫对植物叶片MDA和自由基O_2~-·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砷胁迫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 | 第38-58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土培方法 | 第39页 |
·水培培养方法 | 第39页 |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39-40页 |
·暗反应中重要酶的测定方法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54页 |
·砷胁迫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PSⅡ的影响 | 第40-46页 |
·砷胁迫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暗反应酶系的影响 | 第46-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第五章 强化提取砷措施对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 | 第58-67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页 |
·材料 | 第59页 |
·土培方法 | 第59页 |
·强化提取砷方法 | 第59页 |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59页 |
·暗反应中重要酶的测定方法 | 第59页 |
·数据处理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不同强化提取砷措施对植物PSⅡ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不同强化提取砷的措施对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暗反应酶系的影响 | 第61-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第六章 不同砷富集植物对砷的吸收和富集 | 第67-73页 |
·引言 | 第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材料 | 第68页 |
·土培方法 | 第68页 |
·强化提取砷方法 | 第68页 |
·植物总砷含量测定方法 | 第68页 |
·数据处理 | 第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对砷吸收和富集的时间效应 | 第68-69页 |
·砷胁迫下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对砷的吸收和富集 | 第69-70页 |
·强化提取砷措施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富集砷的影响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砷胁迫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73页 |
·砷胁迫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 | 第73-74页 |
·强化提取砷措施对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 | 第74页 |
·不同砷富集植物对砷的吸收和积累 | 第74-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7-8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