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24页 |
·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 | 第7-10页 |
·流态化简介 | 第7-8页 |
·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缺点 | 第8-9页 |
·流化床中返混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9-10页 |
·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返混的研究方法 | 第10-14页 |
·气体返混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固体返混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返混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多级湍动流化床技术开发与工业实践 | 第21-23页 |
·本文抑制流化床返混的研究方向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第24-37页 |
·本章引论 | 第24页 |
·二维流化床磷光颗粒示踪实验 | 第24-29页 |
·三维流化床甲醇芳构化热态实验 | 第29-30页 |
·三维流化床冷态H2 示踪实验 | 第30-35页 |
·H2 瞬态示踪实验 | 第31-33页 |
·H2 稳态示踪实验 | 第33-35页 |
·放大尺度下的H2 稳态示踪实验 | 第35-37页 |
第3章 二维流化床中构件抑制返混效果的磷光颗粒示踪 | 第37-49页 |
·本章引论 | 第37-38页 |
·无构件与50%开孔率构件的对比 | 第38-41页 |
·50%与20%开孔率构件的对 | 第41-44页 |
·20%开孔率,平底与尖底构件的对比 | 第44-49页 |
第4章 构件抑制返混效果的热态和冷态实验验证 | 第49-73页 |
·本章引论 | 第49-50页 |
·甲醇芳构化热态实验 | 第50-62页 |
·无构件湍床与固定床微反的实验结果对比 | 第51-52页 |
·加入33%开孔率构件后的湍床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不同开孔率或不同结构的构件对MTA 反应的影响对比 | 第56-62页 |
·流化床中的冷态实验验证 | 第62-71页 |
·H2 瞬态示踪实验 | 第62-70页 |
·H2 稳态示踪实验 | 第70-71页 |
·构件效果的放大性初步检验 | 第71-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