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准则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容载比法 | 第8页 |
| ·尝试法 | 第8-9页 |
| ·最大负荷倍数法 | 第9页 |
| ·最大流法 | 第9页 |
| ·其他评估方法 | 第9-10页 |
| ·基于可靠性准则的供电能力评估方法 | 第1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基于主变联络关系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方法 | 第12-24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供电能力的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 ·变电站站内供电能力 | 第14-15页 |
| ·电网负荷转移能力 | 第15-16页 |
| ·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 | 第16-17页 |
| ·基于主变联络关系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方法 | 第17-23页 |
|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基于主变联络关系的供电能力评价方法 | 第18-23页 |
| ·基于主变联络关系的供电能力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基于配网接线模式的供电能力评价方法 | 第24-40页 |
| ·主变运行方式分析 | 第24-28页 |
| ·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不同运行方式的供电能力比较 | 第25-28页 |
|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 第28-38页 |
| ·10kV中压配网典型接线模式 | 第28-33页 |
| ·配网组网模式的选定 | 第33-34页 |
| ·不同组网模式供电能力的综合比较 | 第34-38页 |
| ·配网最优转供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 ·最优转供能力分析 | 第38页 |
| ·最大联络容量分析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算例及分析 | 第40-47页 |
| ·算例情况 | 第40-41页 |
| ·现状网供电能力评价 | 第41-45页 |
| ·现状网络优化建议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7-50页 |
| ·总结 | 第47-49页 |
| ·研究成果汇总 | 第47页 |
| ·配电网改造及优化规划的相关建议 | 第47-49页 |
| ·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