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程序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问题与思路 | 第10-11页 |
一、减刑概述 | 第11-15页 |
(一) 减刑的概念 | 第11-13页 |
1. 减刑制度的范围 | 第12-13页 |
2. 减刑适用的条件 | 第13页 |
(二) 我国减刑程序的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1. 封建时期 | 第13-14页 |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第14-15页 |
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 第15页 |
二、域外考察:比较与借鉴 | 第15-24页 |
(一) 国外减刑制度的沿革 | 第15-17页 |
(二) 减刑权性质之争——以国外立法模式为出发 | 第17-18页 |
(三) 国外减刑程序的特点及借鉴 | 第18-24页 |
1. 中立机构的裁判 | 第18-19页 |
2. 对抗的裁判过程 | 第19-20页 |
3. 完善的律师帮助权 | 第20-21页 |
4. 减刑程序启动主体的单一性 | 第21-22页 |
5. 减刑种类的多样性 | 第22-23页 |
6. 完善的减刑考验程序 | 第23-24页 |
三、我国减刑程序立法及实践现状 | 第24-37页 |
(一) 减刑程序的立法现状 | 第24-28页 |
1. 减刑程序规定过于原则 | 第24-25页 |
2. 减刑程序的法律规定位阶较低 | 第25页 |
3. 程序缺失问题较严重 | 第25-27页 |
4. 减刑的标准、减刑分类不合理 | 第27-28页 |
(二) 减刑程序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1. 执行机关对减刑程序启动的垄断 | 第29-31页 |
2. 法院裁判减刑案件过程中的程序缺失 | 第31-35页 |
3. 当事人权利的缺失 | 第35-37页 |
四、我国减刑程序的改革 | 第37-43页 |
(一) 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1. 程序正当原则 | 第37-38页 |
2. 公正与效益原则 | 第38-39页 |
(二) 我国减刑程序具体完善 | 第39-43页 |
1. 减刑提请程序的完善 | 第39页 |
2. 裁判程序的完善 | 第39-40页 |
3. 当事人的权利保障的完善 | 第40-41页 |
4. 减刑的种类以及考查程序的完善 | 第41页 |
5. 律师权利的完善 | 第41-42页 |
6. 减刑救济程序的完善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