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示范诉讼之建构--以群体诉讼制度的多元化为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7-8页 |
二、示范诉讼概述 | 第8-13页 |
(一) 示范诉讼的概念 | 第8-9页 |
(二) 示范诉讼的类型 | 第9-10页 |
(三) 示范诉讼的特征 | 第10-11页 |
(四) 示范诉讼的价值 | 第11-13页 |
三、示范诉讼在国外的立法和实践 | 第13-18页 |
(一) 美国的示范诉讼 | 第13-14页 |
(二) 英国的示范诉讼 | 第14页 |
(三) 德国的示范诉讼 | 第14-16页 |
(四) 域外示范诉讼的启示 | 第16-18页 |
四、示范诉讼与其他群体诉讼制度之比较 | 第18-20页 |
(一) 示范诉讼与集团诉讼 | 第18页 |
(二) 示范诉讼与团体诉讼 | 第18-19页 |
(三) 示范诉讼与选定当事人诉讼 | 第19-20页 |
五、我国引入示范诉讼制度的背景分析 | 第20-26页 |
(一) 代表人诉讼制度运行现状 | 第20-23页 |
(二) 群体诉讼制度的多元化趋势 | 第23-24页 |
(三) 准示范诉讼初现端倪 | 第24-26页 |
六、我国建构示范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26-30页 |
(一) 示范诉讼的制度定位 | 第26页 |
(二) 示范诉讼的管辖法院 | 第26-27页 |
(三) 示范诉讼的启动方式 | 第27-28页 |
(四) 示范诉讼的程序保障 | 第28-29页 |
(五) 示范诉讼的裁判扩张力 | 第29-30页 |
七、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