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港口-腹地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港口-腹地关系研究 | 第14-16页 |
·港口-腹地系统载体——交通经济带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7-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港口-腹地地域系统 | 第21-22页 |
·大连港 | 第22-23页 |
·东北腹地 | 第23-24页 |
·哈大交通经济带 | 第24页 |
·无水港 | 第24-25页 |
·复杂巨系统 | 第25页 |
·区域联动 | 第25页 |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海港区位论 | 第25-26页 |
·区域外部性理论 | 第26页 |
·交通经济带基本理论 | 第26-27页 |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27-28页 |
·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第28页 |
·“增长极”与“点-轴”理论 | 第28-29页 |
·系统论与协同论 | 第29页 |
·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 第29-31页 |
3. 港口-腹地系统空间作用 | 第31-44页 |
·港口-腹地系统空间演变基础条件 | 第31-33页 |
·自然资源与区位条件 | 第31页 |
·经济与政策条件 | 第31-32页 |
·腹地经济一体化水平 | 第32页 |
·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 | 第32-33页 |
·临近港口的竞争能力 | 第33页 |
·港口-腹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33-35页 |
·港口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33-34页 |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34页 |
·交通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34-35页 |
·港口-腹地系统空间一般作用模式 | 第35-40页 |
·塔夫(Taaffe)模式 | 第35-36页 |
·圈层扩散作用模式 | 第36-38页 |
·点-轴结构作用模式 | 第38页 |
·生命周期作用模式 | 第38-40页 |
·港口-腹地系统空间作用机理 | 第40-44页 |
·港口的吸引作用 | 第40页 |
·交通对经济地域运动要素的“汇水”作用 | 第40-41页 |
·外向型经济的海向推动作用 | 第41-42页 |
·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 第42-44页 |
4.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进程 | 第44-69页 |
·大连港空间结构演化进程 | 第44-48页 |
·大连港吞吐量演化进程 | 第44-45页 |
·大连港吞吐货物结构演化进程 | 第45-46页 |
·大连港集疏运系统演化进程 | 第46-47页 |
·大连港地域空间演化进程 | 第47-48页 |
·系统载体—哈大交通经济带的空间进程 | 第48-56页 |
·系统载体的形成与发展 | 第48-49页 |
·系统载体的空间差异进程 | 第49-56页 |
·东北腹地城镇体系空间进程 | 第56-60页 |
·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第56-57页 |
·东北腹地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57-60页 |
·东北腹地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程 | 第60-62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60页 |
·东北腹地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程分析 | 第60-61页 |
·东北腹地经济空间结构特征 | 第61-62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关联特性空间进程 | 第62-69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62-64页 |
·大连港-辽宁腹地关联特性空间演化分析 | 第64-66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关联特性空间演化分析 | 第66-69页 |
5.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格局 | 第69-92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格局 | 第69-79页 |
·大连港空间布局现状 | 第69-73页 |
·东北腹地交通运输空间格局 | 第73-75页 |
·东北腹地城镇空间格局 | 第75-79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79-85页 |
·大连港空间发展问题 | 第79-80页 |
·大连港-大连市空间矛盾问题 | 第80-82页 |
·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剥夺”问题 | 第82-83页 |
·东北腹地空间格局失衡问题 | 第83页 |
·港口-腹地系统空间“行政割裂”问题 | 第83-85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发展预测 | 第85-92页 |
·大连港空间发展预测 | 第85-87页 |
·辽宁港口群竞合趋势预测 | 第87-90页 |
·东北腹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 第90-92页 |
6.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联动发展机理 | 第92-107页 |
·系统联动发展的目标 | 第92-95页 |
·产业联动发展目标 | 第92-93页 |
·空间联动发展目标 | 第93-94页 |
·社会联动发展目标 | 第94页 |
·环境联动发展目标 | 第94-95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5-98页 |
·大连港的自然及区位条件 | 第95-96页 |
·大连港的运营现状及发展潜力 | 第96页 |
·东北腹地的经济水平及一体化程度 | 第96页 |
·东北腹地的交通运输载体及无水港 | 第96-97页 |
·国际经济环境及政策的导向 | 第97-98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区域联动发展机理分析 | 第98-101页 |
·大连港对东北腹地的吸附作用 | 第98页 |
·哈大交通经济带的“汇水”功能 | 第98-99页 |
·东北腹地外向型经济的海向推动 | 第99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产业的高度关联性 | 第99-101页 |
·规划及区域政策倾斜 | 第101页 |
·大连港-东北腹地区域联动发展相关建议 | 第101-107页 |
·辽宁港口群错位发展,构建多层次的协调机制 | 第101-102页 |
·实现东北腹地综合交通运输的有效衔接 | 第102-103页 |
·依托构建物流体系促进港口-腹地产业联动 | 第103-104页 |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 第104-105页 |
·制定港口-腹地发展(中远期)总体规划 | 第105页 |
·构建有利于港口-腹地联动的政策 | 第105-10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7-108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后记 | 第116-11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