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序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推出全球艺术"文化多元主义"潮流的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 第10-22页 |
第一节,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推出的"大地魔术师"展概述 | 第11-19页 |
第二节, "大地魔术师"展的文化效用:"文化多元主义"潮流的兴起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将"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带向巅峰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 第22-44页 |
第一节, 博物馆"国际展览计划"前"抽象表现主义"群体的民间活动 | 第22-34页 |
第二节, 博物馆推出"国际展览计划"的过程与方式 | 第34-44页 |
第三章, 终结"中国当代艺术"1990年代"地下状态"的上海美术馆 | 第44-61页 |
第一节, 1990年代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当代艺术 | 第45-53页 |
第二节, 上海美术馆用"上海双年展"终结中国当代艺术的"地下状态" | 第53-61页 |
第四章, 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的三种成功模式 | 第61-76页 |
第一节, "巴黎模式" | 第61-65页 |
第二节, "纽约模式" | 第65-71页 |
第三节, "上海模式" | 第71-75页 |
第四节, 总结三种成功模式 | 第75-76页 |
第五章, 从两种极端现象反观美术馆所应具备的"意识"、"能力"和"态度" | 第76-93页 |
第一节, 以"展览馆"状态"被动"或"无意中"参与的"非典型"现象 | 第76-85页 |
第二节, 把"美术馆"改为"实验室"的极端现象 | 第85-92页 |
第三节, 经正反对比看美术馆运作中所涉及到的"意识"、"能力"和"态度", | 第92-93页 |
结论: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功能设想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123页 |
后记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