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 1 前言 | 第15-26页 |
|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第15-16页 |
|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 | 第16-18页 |
| ·渗透调节机制 | 第16页 |
| ·活性氧清除系统 | 第16-17页 |
| ·渗透调节蛋白 | 第17页 |
| ·离子跨膜运输和离子区隔化 | 第17-18页 |
| ·耐盐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18页 |
| ·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发现 | 第18页 |
| ·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结构 | 第18-19页 |
| ·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功能及特性 | 第19-20页 |
|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调节机制 | 第20页 |
| ·基因表达的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 | 第20-21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特点及应用 | 第21-22页 |
| ·珠美海棠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抗逆性研究 | 第22-23页 |
| ·繁殖研究 | 第23-24页 |
| ·珠美海棠作为苹果砧木的研究 | 第24页 |
| ·珠美海棠四倍体的研究 | 第24页 |
| ·珠美海棠cDNA - AFLP 分子标记研究 | 第2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 ·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26页 |
| ·试剂 | 第26页 |
| ·引物的合成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 ·试验方法 | 第27-37页 |
| ·植物材料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 ·珠美海棠总RNA 的提取方法 | 第28-29页 |
| ·去除总RNA 中基因组DNA | 第29-30页 |
| ·反转录合成cDNA 第一条链 | 第30页 |
| ·珠美海棠DNA 提取方法 | 第30-31页 |
|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DNA 的克隆 | 第31-34页 |
| ·阳性克隆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34页 |
| ·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4-3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67页 |
| ·珠美海棠总RNA 提取方法比较 | 第37-39页 |
| ·RNA 样品检测 | 第37-38页 |
| ·RT-PCR 检测 | 第38-39页 |
| ·珠美海棠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39-45页 |
| ·珠美海棠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中间片段的克隆 | 第39-41页 |
| ·珠美海棠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3'端的克隆 | 第41-42页 |
| ·珠美海棠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5'端的克隆 | 第42-44页 |
| ·珠美海棠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的克隆 | 第44-45页 |
| ·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51页 |
| ·MzNHX1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5-50页 |
| ·MzNHX1 蛋白结构预测 | 第50-51页 |
| ·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1-67页 |
| ·F=2~(-ΔΔCt) 分析方法有效性检测 | 第51-52页 |
| ·苹果属种间 NHX 基因家族分析 | 第52-54页 |
| ·盐胁迫下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4-58页 |
| ·PEG 胁迫下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8-62页 |
| ·ABA 处理下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2-67页 |
| 4 讨论 | 第67-72页 |
| ·珠美海棠总 RNA 提取方法 | 第67-68页 |
| ·珠美海棠MzNHX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第68-69页 |
| ·NHX基因家族分析及珠美海棠MzNHX1基因的表达 | 第69-72页 |
| ·NHX 基因家族分析 | 第69页 |
| ·珠美海棠 MzNHX1 基因的表达 | 第69-72页 |
| 5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录 | 第81-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