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9页
绪论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第9-15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奠基第9页
 二、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初步形成第9-10页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源头第10-11页
 四、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呈现两个突出特点,其一,独创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其二,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第11-15页
第一章 新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15-22页
 第一节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第15-17页
  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第15-16页
  二、体制机制还不完备,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第16-17页
 第二节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第17-18页
  一、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但社会发展相对欠缺,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第17-18页
  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第18页
 第三节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第18-20页
  一、在片面强调效率的氛围中,社会公平正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不同群体间贫富差距扩大第18-19页
  二、不断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19-20页
 第四节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第20-22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革,使人民的思想状况呈现出日益复杂多样的特点第20-21页
  二、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与时俱进第21-22页
第二章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命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第22-26页
 第一节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命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理论的深化和拓展第22-23页
 第二节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命题是科学发展观立论的 #17现实基础和依据第23-24页
 第三节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命题,深化了我们对基本国情的 #18认识,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第24-25页
 第四节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命题,为我们如何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提供科学指南第25-26页
第三章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赋予改革与发展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第26-35页
 第一节 改革和发展的取向由社会的现实理性转向社会的 #20核心价值第26-32页
  一、从达到温饱和小康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26-28页
  二、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第28-30页
  三、从重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全面改革第30-31页
  四、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第31-32页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的艰巨性第32-35页
  一、全方位的开放和赶超发达国家的跳跃性使我国的社会转型更为艰难和复杂第33-34页
  二、"人"的因素使我国的社会转型更为艰难和复杂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民初代议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