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巴塞尔协议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论文结构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概述 | 第16-22页 |
·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17-18页 |
·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18-19页 |
·操作风险纳入监管的历程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35页 |
·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状况 | 第22-32页 |
·国际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国际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流程框架 | 第23-30页 |
·纽约摩根大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实例 | 第30-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状况 | 第32-34页 |
·认识上存在误区 | 第32-33页 |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 第35-43页 |
·组织结构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 | 第35-37页 |
·管理职责分散 | 第35-36页 |
·监察稽核部门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强 | 第36-37页 |
·基层分支机构权限过大缺少相应的制衡机制 | 第37页 |
·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 第37页 |
·流程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 | 第37-38页 |
·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的正确把握上存在偏差 | 第38页 |
·流程执行不严格 | 第38页 |
·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 | 第38-40页 |
·缺乏足够的具有充足知识储备的高素质的员工 | 第39页 |
·部分岗位设计尚不能完全适应操作风险管理的需要 | 第39-40页 |
·对管理人员约束不利 | 第40页 |
·系统技术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 | 第40页 |
·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 | 第40-42页 |
·法律政策原因 | 第41页 |
·外部欺诈 | 第41页 |
·外部突发事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3-48页 |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43-44页 |
·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 | 第43页 |
·建立独立有效的监察稽核部门 | 第43页 |
·建立操作风险扁平化矩阵式组织体系 | 第43页 |
·设立操作风险专管人员 | 第43-44页 |
·进一步优化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44-45页 |
·树立正确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 第44页 |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奖罚制度 | 第44页 |
·建立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 第44-45页 |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第45页 |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第45-46页 |
·培训现有员工并引进高素质人才 | 第45页 |
·实行岗位轮换制并避免岗位交叉 | 第45页 |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第45-46页 |
·降低系统因素带来的可能的损失 | 第46页 |
·优化内外部环境 | 第46-47页 |
·根据国家政策制度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 第46-47页 |
·提高员工操作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识 | 第47页 |
·建立应急保障体系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