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虚拟替身自主交互模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7页
   ·课题背景与理论意义第9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9-14页
   ·虚拟替身交互行为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14-15页
     ·虚拟替身交互行为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虚拟替身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5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本文组织与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虚拟替身交互行为模式的析取第17-21页
   ·现实中人—人交互行为模式第17-19页
   ·虚拟环境中的人—人交互行为模式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虚拟替身自主交互模型设计第21-27页
   ·用户进入静默期的判定方法第21-23页
     ·话题关注度特征参数的定义第21-22页
     ·用户进入静默期及静默深度的判定步骤第22-23页
   ·用户操作静默算法的有效性验证第23-25页
   ·用户静默期虚拟替身的交互行为设计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虚拟替身模型的构建第27-36页
   ·虚拟替身的建模基础第27-29页
     ·关节连杆的概念第27-28页
     ·关节连杆的结构表示第28-29页
   ·用户替身模型设计第29-31页
   ·虚拟替身身体动作控制模型第31-34页
   ·虚拟替身面部动作控制模型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虚拟替身自主交互系统及结果分析第36-48页
   ·基于可视语音的3D 通信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第36-40页
     ·语音合成技术第37页
     ·三维图形开发工具—OpenGL第37-40页
   ·3D 通信平台系统实现第40-45页
     ·文语合成界面的实现第40-41页
     ·虚拟替身以及其动作设计实现第41-44页
     ·3D 通信平台的实现第44-45页
   ·替身自主交互的系统实现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48-50页
   ·本文总结第48页
   ·工作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及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止图像压缩编码研究
下一篇:基于字符基元的离线手写笔迹身份鉴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