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意义第15-23页
 (一) 爱国主义的涵义第15-17页
  1. 爱国主义的含义第15-16页
  2.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涵义第16-17页
 (二)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第17-19页
  1. 历史教育第17-18页
  2. 现实和国情教育第18页
  3. 综合素质教育第18-19页
  4. 国际主义教育第19页
 (三)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第19-21页
  1. 从教育对象上来讲,大学生具有文化层次高、思辨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19-20页
  2. 从教育方式上来讲,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更加立体化、多面化的教学方式第20-21页
  3. 从教育内容上来讲,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中小学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加深刻的内容第21页
 (四)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第21-23页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23-34页
 (一) 网络的界定及其特点第23-25页
  1. 网络的定义第23页
  2. 网络的特点第23-25页
 (二) 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第25-30页
  1. 网络对教育内容的挑战第25-27页
  2. 网络对教育方式的挑战第27页
  3. 网络对高校教育者的挑战第27-29页
  4. 网络对教育对象的挑战第29-30页
 (三) 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第30-34页
  1.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第30-31页
  2. 网络促进教育方式的现代化、灵活化第31-32页
  3. 网络增强了教育效果的时效性第32页
  4. 网络提高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第32-34页
三、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第34-51页
 (一) 更新教育理念第34-42页
  1. 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转变的依据第34-36页
  2. 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理念第36-42页
 (二) 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第42-46页
  1.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法律管理力度第42-43页
  2. 构建爱国主义相关网站第43-44页
  3. 加强校园网建设第44-46页
 (三) 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水平第46-51页
  1. 加强学校网络思想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第46-47页
  2. 丰富教学内容第47-49页
  3. 改变教学方式第49页
  4. 培育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