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比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1-21页 |
·活动理论 | 第11-12页 |
·图式建构理论 | 第12-15页 |
·图式理论 | 第12-13页 |
·双重建构理论 | 第13-15页 |
·两个系列理论 | 第15-16页 |
·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17页 |
·智力发展的四因素理论 | 第17-18页 |
·认知结构理论 | 第18-21页 |
·整体性 | 第19页 |
·转换性 | 第19页 |
·自身调整性 | 第19-21页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21-29页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第21-22页 |
·唯物主义反映论 | 第21-22页 |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第22页 |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 第22-24页 |
·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 第23页 |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 第23-24页 |
·认识的辩证运动 | 第24-27页 |
·由实践到认识 | 第24-26页 |
·由认识到实践 | 第26-27页 |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 第27页 |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 第27-29页 |
第3章 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同点 | 第29-37页 |
·扬弃传统认识论 | 第29-30页 |
·主客体经由中介环节而达成真正的统一 | 第30-32页 |
·主客体统一是辩证的 | 第32-33页 |
·对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论证 | 第33-34页 |
·认识来源的基本一致 | 第34-35页 |
·主体认识的能动性问题研究上的一致性 | 第35页 |
·认识结构上的一致性 | 第35-37页 |
第4章 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不同点 | 第37-45页 |
·主客体统一的中介不同 | 第37-38页 |
·研究不同水平的认识过程 | 第38-39页 |
·对主体能动性研究的具体程度不同 | 第39-40页 |
·对社会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 第40-41页 |
·关于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的论证不同 | 第41-42页 |
·认知结构起源的不同 | 第42-43页 |
·认知阶段划分的不同 | 第43-45页 |
第5章 比较的价值 | 第45-52页 |
·发生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证明和发展 | 第45-49页 |
·发生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证明 | 第45-47页 |
·发生认识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 第47-49页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弥补了发生认识论的不足 | 第49-52页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宏观角度说明了认识的发生发展 | 第50页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重视了认识发生发展的社会性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