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军国民教育思潮及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序言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当前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历史演变 | 第14-29页 |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起及其原因 | 第14-20页 |
·尚武精神与起因 | 第14-16页 |
·挽救民族危机的需求 | 第16-17页 |
·军国主义引领下日本迅速崛起的影响 | 第17-19页 |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 第19-20页 |
·拒俄运动的影响 | 第20页 |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演变过程 | 第20-29页 |
·社会各界对军国民教育的鼓动 | 第21-22页 |
·清政府倡导军国民教育 | 第22-23页 |
·报刊宣传探讨军国民教育 | 第23-24页 |
·各国成立军国民体育会 | 第24-26页 |
·民国初期军国民教育思潮的起伏波动 | 第26-27页 |
·国际联盟提倡和平使军国民教育思潮衰败 | 第27-29页 |
第3章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几个方面 | 第29-34页 |
·提倡尚武精神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 | 第29-31页 |
·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和批判 | 第29-30页 |
·对传统尚武精神的推崇 | 第30-31页 |
·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在学校中开展起来 | 第31-32页 |
·在军事学校中加强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 | 第31-32页 |
·在普通学校开设兵操课,教授军事知识 | 第32页 |
·全面开展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技能的训练 | 第32-34页 |
·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倡导 | 第32-33页 |
·加强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社会团体成立 | 第33-34页 |
第4章 军国民教育思潮视野下的学校体育 | 第34-42页 |
·社会各界人士论述学校体育 | 第34-40页 |
·康有为的体育理想 | 第34-35页 |
·蔡元培的体育思想 | 第35-37页 |
·陈独秀的体育主张 | 第37-39页 |
·李大钊的体育观 | 第39-40页 |
·军国民教育思潮对学校体育实践的影响 | 第40-42页 |
·学校中体育地位的确立 | 第40页 |
·政府对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规定 | 第40-42页 |
第5章 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第42-46页 |
·改变了传统教育轻视体育的观念 | 第42-43页 |
·思想启蒙 | 第42-43页 |
·体育活动的示范效应 | 第43页 |
·推动了近代体育在学校的发展 | 第43-46页 |
·转变了学校教育理念 | 第44页 |
·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 第44页 |
·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 第44-45页 |
·推动了学校体育向社会的普及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