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政府介入就业的理论依据第11-16页
 (一) 就业机会是社会的公共需要第11-12页
 (二) 就业机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第12-13页
 (三)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意义第13-16页
  1.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第13-14页
  2.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4页
  3. 政府的高校扩招改革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第14页
  4.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4-16页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16-24页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第16-18页
  1.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率逐年下降第16页
  2. 过度追求职业的稳定性,缺乏自主创业的信心第16-17页
  3. 性别差异使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竞争大环境不公平第17页
  4.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薪酬期望水平下降第17-18页
  5. 选择相对发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多于落后地区第18页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第18-24页
  1.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导致就业岗位减少第19-20页
  2. 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科学合理的就业规划第20-21页
  3. 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比例失调第21-22页
  4. “性别歧视”观念在用人单位中普遍存在第22-23页
  5. 大学生人力资本产权未得到充分保障第23-24页
三、国外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借鉴第24-27页
 (一) 美国政府——明确角色定位,提供就业信息,制定促进就业政策第24-25页
  1. 提供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指导第24页
  2. 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第24-25页
 (二) 日本政府——统一步骤,政府、学校、社会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第25-26页
 (三) 英国政府——推进国家实行计划,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第26-27页
四、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第27-38页
 (一) 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第27-29页
  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作用第27-28页
  2.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之间的良性就业机制第28页
  3.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社会需求第28-29页
 (二) 将大学生创业与政府预算有效结合,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第29页
 (三) 出台大学生就业扶持方案,制定大学生就业优惠公共政策第29-31页
  1.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第29-30页
  2.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第30-31页
 (四)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第31-32页
  1.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体系第31页
  2. 开展各类活动,构建职业规划平台第31-32页
 (五) 面向市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第32-33页
  1. 面对劳动力市场,提高办学自主权第32-33页
  2.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素质第33页
  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探索开放式办学第33页
 (六) 将公共财政落实到位,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进行第33-34页
  1. 增加就业资金投入,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第33-34页
  2.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第34页
  3. 加大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发展,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第34页
 (七) 构建公开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就业工作体系第34-36页
  1.加强领导,层层包保,推动就业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第34-35页
  2.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第35-36页
 (八) 政府各部门多管齐下,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责任政府建设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长春地区高校顾客满意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