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政府介入就业的理论依据 | 第11-16页 |
(一) 就业机会是社会的公共需要 | 第11-12页 |
(二) 就业机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 第12-13页 |
(三)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意义 | 第13-16页 |
1.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 第13-14页 |
2.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第14页 |
3. 政府的高校扩招改革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 第14页 |
4.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16-24页 |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 第16-18页 |
1.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率逐年下降 | 第16页 |
2. 过度追求职业的稳定性,缺乏自主创业的信心 | 第16-17页 |
3. 性别差异使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竞争大环境不公平 | 第17页 |
4.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薪酬期望水平下降 | 第17-18页 |
5. 选择相对发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多于落后地区 | 第18页 |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 第18-24页 |
1.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 第19-20页 |
2. 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科学合理的就业规划 | 第20-21页 |
3. 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比例失调 | 第21-22页 |
4. “性别歧视”观念在用人单位中普遍存在 | 第22-23页 |
5. 大学生人力资本产权未得到充分保障 | 第23-24页 |
三、国外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借鉴 | 第24-27页 |
(一) 美国政府——明确角色定位,提供就业信息,制定促进就业政策 | 第24-25页 |
1. 提供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指导 | 第24页 |
2. 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 第24-25页 |
(二) 日本政府——统一步骤,政府、学校、社会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就业 | 第25-26页 |
(三) 英国政府——推进国家实行计划,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 第26-27页 |
四、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 第27-38页 |
(一) 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 | 第27-29页 |
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作用 | 第27-28页 |
2.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之间的良性就业机制 | 第28页 |
3.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社会需求 | 第28-29页 |
(二) 将大学生创业与政府预算有效结合,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 第29页 |
(三) 出台大学生就业扶持方案,制定大学生就业优惠公共政策 | 第29-31页 |
1.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 第29-30页 |
2.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 | 第30-31页 |
(四)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 第31-32页 |
1.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体系 | 第31页 |
2. 开展各类活动,构建职业规划平台 | 第31-32页 |
(五) 面向市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 第32-33页 |
1. 面对劳动力市场,提高办学自主权 | 第32-33页 |
2.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素质 | 第33页 |
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探索开放式办学 | 第33页 |
(六) 将公共财政落实到位,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进行 | 第33-34页 |
1. 增加就业资金投入,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 | 第33-34页 |
2.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 第34页 |
3. 加大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发展,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 第34页 |
(七) 构建公开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就业工作体系 | 第34-36页 |
1.加强领导,层层包保,推动就业服务体系有效运行 | 第34-35页 |
2.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 第35-36页 |
(八) 政府各部门多管齐下,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