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 章 引言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第2 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13-20页 |
|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就业 | 第13页 |
| ·大学生就业 | 第13页 |
| ·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 | 第13-14页 |
| ·总体就业形势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14-20页 |
| ·目前总体就业形势 | 第14-15页 |
|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15-20页 |
| 第3 章 探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 | 第20-26页 |
| ·宏观层面 | 第20-22页 |
| ·市场经济发展 | 第20-21页 |
| ·社会转型 | 第21-22页 |
| ·中观层面 | 第22-24页 |
| ·教育体制不够健全 | 第22-23页 |
| ·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 第23-24页 |
| ·微观层面 | 第24-26页 |
| ·滞后的择业观 | 第24页 |
| ·竞争意识较淡薄 | 第24-25页 |
| ·就业能力素质欠佳 | 第25-26页 |
| 第4 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26-29页 |
| ·贫困家庭持续贫困,贫富差距拉大 | 第26页 |
| ·待业青年增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 第26-27页 |
| ·权力腐败与寻租,影响社会民主法治 | 第27页 |
| ·求职弄虚作假,影响诚信友爱 | 第27页 |
| ·“读书无用论”抬头,影响社会活力 | 第27-28页 |
| ·影响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 第28-29页 |
| 第5 章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 第29-39页 |
| ·加强职能作用发挥,努力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的和谐 | 第29-33页 |
| ·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第29-30页 |
| ·加快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 | 第30页 |
| ·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制定有利就业政策 | 第30-32页 |
|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 第32-33页 |
| ·高校深化内部改革,实现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和谐 | 第33-35页 |
| ·规范招生,实现大学毕业生数量与市场需求和谐 | 第33页 |
| ·科学培养,实现大学毕业生质量与市场需求和谐 | 第33-35页 |
| ·大学毕业生自身努力,实现择业观念、就业能力与就业现状和谐 | 第35-39页 |
| ·努力实现择业观念与就业现状和谐 | 第35-36页 |
| ·努力实现就业能力与就业现状和谐 | 第36-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录A | 第44-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