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国际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环境诉讼制度概说 | 第14-19页 |
·环境诉讼命名的由来 | 第14页 |
·环境诉讼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界定 | 第15-16页 |
·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 | 第15-16页 |
·环境诉讼的原告类型 | 第16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 | 第16-19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概念与特征 | 第16-17页 |
·建立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第3章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现状 | 第19-29页 |
·我国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4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困境 | 第24-26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理论上的原因 | 第26-27页 |
·立法上的原因 | 第27页 |
·实践上的原因 | 第27-29页 |
第4章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适宜路径 | 第29-35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基本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29-32页 |
·采用抗诉的方式 | 第29-30页 |
·采用检察建议或调解等非讼方式 | 第30页 |
·采用提起诉讼的方式 | 第30-31页 |
·采用支持起诉的方式 | 第31-32页 |
·采用督促起诉的方式 | 第32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适宜方式 | 第32-35页 |
·优先适用检察建议 | 第32-33页 |
·辅以督促起诉和支持起诉 | 第33-35页 |
第5章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制度构建 | 第35-41页 |
·检察机关在督促、支持环境诉讼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 第35-36页 |
·客观公平原则 | 第35页 |
·最后救济原则 | 第35-36页 |
·公共利益原则 | 第36页 |
·检察机关在环境诉讼中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的法律地位 | 第36-37页 |
·检察机关在参与环境诉讼中享有的主要权利 | 第37-38页 |
·督促权 | 第37页 |
·调查权 | 第37页 |
·建议权 | 第37-38页 |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主要步骤 | 第38-39页 |
·督促起诉的步骤 | 第38页 |
·支持起诉的步骤 | 第38-39页 |
·一些特殊问题的规定 | 第39-40页 |
·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 | 第39页 |
·诉讼时效问题 | 第39页 |
·回避问题的规定 | 第39-40页 |
·管辖权问题 | 第40页 |
·配套机制 | 第40-41页 |
·机构设置 | 第40页 |
·检察体制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