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写符号 | 第11-1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6-52页 |
·全基因表达谱概述 | 第16-38页 |
·全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当今主要的全基因表达谱方法 | 第19-38页 |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全基因表达谱研究概述 | 第38-50页 |
·水稻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 第38-39页 |
·水稻雄性不育 | 第39-40页 |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40-47页 |
·同核异质系 | 第47-49页 |
·全基因表达谱方法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50-52页 |
第2章 实验技术路线设计与创新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RoDD实验技术路线设计 | 第52-59页 |
·RoDD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RoDD方法的引物设计 | 第53-54页 |
·RoDD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 第54-55页 |
·RoDD方法覆盖率的简单数学模型分析 | 第55-58页 |
·RoDD方法覆盖率的计算机软件模拟 | 第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水稻近等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全基因表达谱研究技术路线设计 | 第59-61页 |
·水稻近等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建立 | 第59-60页 |
·水稻近等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析路线 | 第60-61页 |
·水稻近等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TDF判别方法 | 第61页 |
·本课题的创新 | 第61-62页 |
第3章 RODD方法可行性验证实验 | 第62-80页 |
引言 | 第62页 |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70页 |
·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62-63页 |
·RNA定量和完整性检验 | 第63-64页 |
·双链cDNA的合成、纯化与质量检测 | 第64-65页 |
·PCR模板制备 | 第65页 |
·PCR反应 | 第65-66页 |
·DNA测序胶电泳及银染检测 | 第66-67页 |
·TDF片段的回收和重扩增 | 第67页 |
·TDF片段的克隆测序和数据库搜索 | 第67-68页 |
·半定量反转录PCR验证实验 | 第68-69页 |
·RoDD方法的PCR引物效率实验 | 第69页 |
·RoDD缩微实验 | 第69-7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6页 |
·覆盖率 | 第70-71页 |
·转录本衍生片段(TDFs) | 第71-72页 |
·TDF片段的测序、BLAST及半定量反转录PCR分析结果 | 第72-75页 |
·RoDD引物效率 | 第75页 |
·RoDD缩微实验结果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80页 |
·PCR引物与效率 | 第76-77页 |
·覆盖率和冗余 | 第77-80页 |
第4章 水稻七种同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全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第80-84页 |
引言 | 第80页 |
·实验材料 | 第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RoDD实验 | 第80页 |
·数据处理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2页 |
·各近等核异质不育系相对梅香A及其亲本的RoDD图谱比较 | 第81页 |
·珍汕97A和K17A与梅香B核置换过程中历代全基因表达谱的比较 | 第81页 |
·梅香A、B细胞质的RoDD特征图谱 | 第81-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第5章 总讨论 | 第84-94页 |
·现存全基因表达谱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84-89页 |
·测序类全基因表达谱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第84-85页 |
·杂交类全基因表达谱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第85-86页 |
·凝胶电泳类全基因表达谱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第86-89页 |
·几种凝胶电泳类全基因表达谱方法的覆盖率模拟计算 | 第89-91页 |
·水稻七种同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比较分析 | 第91-92页 |
·总结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