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第二节 研究主题第15-16页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9页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第16-17页
     ·经济冲击和传导机制第17-19页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9-26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二章 经济冲击和经济波动理论综述第26-43页
 第一节 经济冲击理论的演化第26-29页
     ·随机冲击的理论起源第26-28页
     ·经济冲击理论的新发展第28-29页
 第二节 经济波动的冲击传导机制第29-34页
     ·经济冲击传导机制的模型化描述第30-31页
     ·几种主要冲击的传导机制第31-34页
 第三节 经济冲击理论微观基础和经济波动主要理论解释第34-42页
     ·主流经济波动冲击理论的微观基础第34-37页
     ·经济波动的主要理论解释第37-42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台湾经济波动特征事实第43-66页
 第一节 台湾经济波动的经典特征第43-46页
     ·台湾经济增长率变动状况第44-45页
     ·台湾经济波动的经典特征第45-46页
 第二节 趋势周期分解的常用方法第46-53页
     ·经济时间序列的状态分解第47-49页
     ·三种滤波分解法第49-53页
 第三节 台湾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第53-62页
     ·HP滤波平滑参数的确定第53-56页
     ·台湾主要经济指标的HP滤波分解图谱第56-58页
     ·台湾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第58-62页
 第四节 台湾与主要经济伙伴经济周期协动性第62-65页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贸易传导机制第62-63页
     ·同中日美及东盟双边贸易对台湾经济波动的影响第63-6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台湾经济波动实际冲击效应第66-96页
 第一节 标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第66-73页
     ·标准RBC模型的理论框架第67-69页
     ·台湾封闭经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第69-73页
 第二节 小型开放经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第73-77页
     ·小型开放经济RBC模型的构建第74-76页
     ·小型开放经济RBC模型的求解第76-77页
     ·模型的参数校准第77页
 第三节 台湾经济波动的实际冲击效应第77-85页
     ·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第78-79页
     ·台湾经济波动的实际冲击效应第79-85页
 第四节 产业波动对台湾经济波动的实际冲击效应第85-96页
     ·产业波动的内涵第85-86页
     ·台湾产业波动的测度第86-90页
     ·产业波动对台湾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第90-9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五章 台湾经济波动名义冲击效应第96-123页
 第一节 经济波动货币冲击理论嬗变第96-100页
     ·经济波动货币冲击的早期理论第96-98页
     ·现代经济波动货币因素理论第98-100页
 第二节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分析理论框架第100-112页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及其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100-105页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冲击分析模型第105-112页
 第三节 台湾经济波动的货币冲击效应第112-117页
     ·台湾经济波动货币冲击效应分析第112-116页
     ·几种冲击对台湾经济波动的相对重要性第116-117页
 第四节 泰勒规则在台湾货币政策中的有效性第117-122页
     ·台湾金融改革的历史变迁第117-120页
     ·台湾的货币政策规则第120页
     ·台湾货币政策中泰勒规则的有效性第120-12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六章 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效应第123-162页
 第一节 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理论模型第123-133页
     ·凯恩斯AS-AD模型第124-128页
     ·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结构VAR模型构建第128-131页
     ·Blanchard-Quah结构VAR方法第131-133页
 第二节 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模型的估计第133-141页
     ·数据处理和检验第133-138页
     ·产出和价格水平关系的检验第138-139页
     ·结构VAR模型的估计第139-141页
 第三节 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的效应第141-144页
     ·供求冲击对台湾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第141-143页
     ·供求冲击的方差分解第143-144页
 第四节 台湾经济波动的供求冲击作用机制第144-160页
     ·供给冲击的作用机制第145-149页
     ·需求冲击的作用机制第149-156页
     ·供求冲击相对强度的比较分析第156-159页
     ·对台湾调整宏观政策的启示第159-160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62-166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162-16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62-163页
     ·对台湾未来经济波动趋势的判断第163-165页
 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165-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附录第176-184页
 附录A 台湾小型开放RBC模型对数线性化结果第176-177页
 附录B 台湾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数线性化结果第177-179页
 附录C 台湾新凯恩斯DSGE模型Dynare程序第179-181页
 附录D 台湾新凯恩斯DSGE模型相关数据第181-184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
下一篇: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