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与社会变迁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晋察冀边区开展冬学运动的历史背景 | 第12-20页 |
(一) 抗战初期边区的社会文化状况 | 第12-17页 |
(二) 边区发展对于群众教育的要求 | 第17-20页 |
二、晋察冀边区冬学运动的基本问题 | 第20-47页 |
(一) 抗战时期冬学运动的分期 | 第20-21页 |
(二) 晋察冀边区冬学运动的政策 | 第21-27页 |
(三) 开办冬学面临的几个问题 | 第27-32页 |
1. 领导机构的组建 | 第27-28页 |
2. 冬学教员问题 | 第28-31页 |
3. 冬学的校舍和经费 | 第31-32页 |
(四) 冬学运动的具体实施 | 第32-39页 |
1. 冬学的上课时间 | 第32-33页 |
2. 冬学使用的教材 | 第33-34页 |
3. 冬学的教学方式 | 第34-36页 |
4. 冬学的不同内容 | 第36-39页 |
(五) 冬学运动的热潮 | 第39-47页 |
1. 冬学运动的规模 | 第39-43页 |
2. 冬学的教学效果 | 第43-47页 |
三、冬学运动与根据地社会的变化 | 第47-65页 |
(一) 边区民众对冬学运动认识的变化 | 第47-51页 |
(二) 促进全面动员工作的开展 | 第51-57页 |
(三) 对边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57-65页 |
1. 荡涤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民的束缚 | 第57-59页 |
2. 冬学运动对于边区妇女解放的影响 | 第59-65页 |
结语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