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河谷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6-31页 |
一、自然环境 | 第16-20页 |
二、历史背景和文物资源 | 第20-22页 |
三、考古工作及研究情况 | 第22-28页 |
四、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 | 第28-29页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上篇 青铜时代 | 第31-118页 |
引言 | 第32-40页 |
第一章 穷科克下层类型遗址 | 第40-63页 |
一 穷科克下层遗存类型遗址 | 第40-51页 |
二、小喀拉苏遗址 | 第51-58页 |
三、其它同类型遗址 | 第58页 |
四、遗址关系及文化属性 | 第58-60页 |
五、遗址分布规律和文化特征 | 第60-63页 |
第二章 大西沟类型墓葬 | 第63-78页 |
一、大西沟墓地 | 第63-64页 |
二、汤巴勒萨伊墓地 | 第64-69页 |
三、阔克苏西2号墓群 | 第69-75页 |
四、其它同类型墓地 | 第75页 |
五、墓葬文化特征、属性及年代 | 第75-78页 |
第三章 阿尕尔森类型铜器 | 第78-99页 |
一、成组出土的铜器 | 第78-83页 |
二、类型学分析 | 第83-90页 |
三、文化属性及年代 | 第90-93页 |
四、铸铜石范 | 第93-99页 |
第四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99-118页 |
一、文化特征 | 第99页 |
二、文化定名 | 第99-101页 |
三、文化分期 | 第101-103页 |
四、新疆其它地区相关发现 | 第103-108页 |
五、周边文化比较 | 第108-113页 |
六、文化源流分析 | 第113-115页 |
七 社会组织形式分析 | 第115-116页 |
八 社会经济形式分析 | 第116-118页 |
下篇 早期铁器时代 | 第118-222页 |
引言 | 第119-120页 |
第五章 穷科克类型墓地 | 第120-147页 |
一、穷科克台地一号墓地 | 第120-131页 |
二、其它同类型墓地 | 第131-144页 |
三、墓葬文化特征 | 第144-145页 |
四、年代及文化属性 | 第145-147页 |
第六章 索墩布拉克类型墓地 | 第147-167页 |
一、索墩布拉克墓地 | 第148-151页 |
二、其它同类型墓地 | 第151-164页 |
三、文化特征及年代 | 第164-166页 |
四、分布范围 | 第166-167页 |
第七章 叶什克列克类型墓地 | 第167-180页 |
一、叶什克列克墓地 | 第167-171页 |
二、其它同类型墓地 | 第171-178页 |
三、文化特征及年代 | 第178-180页 |
第八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180-210页 |
一、文化定名 | 第180页 |
二、文化分期 | 第180-187页 |
三、周边地区相关发现 | 第187-195页 |
四、文化属性 | 第195-198页 |
五、文化源流 | 第198-202页 |
六、墓葬特征 | 第202-203页 |
七、群体食物结构 | 第203-206页 |
八、社会经济形式 | 第206-208页 |
九、社会结构形式 | 第208-210页 |
附: 伊犁河谷铜鍑研究 | 第210-222页 |
一、铜鍑资料 | 第210-214页 |
二、类型学分析 | 第214-218页 |
三、年代及文化属性 | 第218-221页 |
四、相关问题 | 第221-2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235页 |
学习期间参加、主持考古发掘项目和发表文章 | 第235-237页 |
后记 | 第237-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