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乌拉山南段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4 完成与研究相关的主要工作量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3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5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35页 |
2.2.1 地层 | 第16-21页 |
2.2.2 侵入岩 | 第21-22页 |
2.2.3 构造 | 第22-24页 |
2.2.4 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 第24-35页 |
第三章 物探及遥感特征 | 第35-41页 |
3.1 地球物理特征 | 第35-37页 |
3.1.1 放射性特征 | 第35页 |
3.1.2 航磁异常特征 | 第35-37页 |
3.2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53页 |
4.1 地球化学景观 | 第41-42页 |
4.2 地球化学背景 | 第42-50页 |
4.3 主要元素组合特征 | 第50页 |
4.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50-53页 |
第五章 1:5万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及其解释 | 第53-67页 |
5.1 异常的圈定、分类、评序 | 第53-56页 |
5.1.1 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53-54页 |
5.1.2 异常圈定 | 第54页 |
5.1.3 异常的价值分类及评序 | 第54-56页 |
5.2 重点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 第56-67页 |
第六章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67-77页 |
6.1 所属成矿带条件 | 第67页 |
6.2 1:5万化探成果分析 | 第67-68页 |
6.3 岩石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第68-72页 |
6.3.1 花岗-绿岩带与成矿的关系 | 第68-71页 |
6.3.2 混合岩化与成矿的关系 | 第71-72页 |
6.4 超基性岩与成矿的关系 | 第72-74页 |
6.5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第74-7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