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病理学论文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eriC~F基因差异性表达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综述第11-17页
    1.1 微生物抗氟机制第11-12页
    1.2 变形链球菌中氟抗性相关蛋白第12-13页
    1.3 EriC~(F1)和EiC~(F2)作用机制第13-14页
    1.4 EiC~(F1)和EiC~(F2)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及调控第14-16页
    1.5 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绪论第17-19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3.1 材料第19-21页
        3.1.1 细菌和载体第19页
        3.1.2 仪器设备第19-20页
        3.1.3 试剂及配制第20-21页
    3.2 方法第21-27页
        3.2.1 引物设计第21页
        3.2.2 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FR细菌培养及鉴定第21-22页
        3.2.3 S.mutans UA159-FR全基因组为模板巢式PCR扩增目的基因及鉴定第22-23页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第23页
        3.2.5 目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与检测第23-24页
        3.2.6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第24-25页
        3.2.7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与检测第25-26页
        3.2.8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第26页
        3.2.9 目的基因表达与验证第26-27页
        3.2.10 三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7页
    3.4 统计学分析第27-28页
第4章 结果第28-36页
    4.1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UA159-FR培养第28页
    4.2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16S rDNA鉴定第28-30页
        4.2.1. 16S rDNA测序第28-30页
    4.3 eriC~(F1)与eriC~(F2)基因克隆PCR产物的琼脂糖电泳结果第30-31页
    4.4 重组表达载体eriC~(F1)+Peasy-Blunt2、eriC~(F2)+Peasy-Blunt E2及Peasy-Blunt E2的构建第31-32页
    4.5 氟胁迫下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第32-33页
    4.6 重组菌株的平均增殖浓度第33-34页
    4.7 三组重组菌株8h和16h菌液OD_(600)值绘制的柱状图第34-36页
第5章 讨论第36-39页
第6章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酶谱法研究牙本质粘结中MMP-2和MMP-9在抑制剂作用下的表达
下一篇:水稻千粒重QTL qTGW1.2a的解析与精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