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关于FDI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论文写作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写作思路及框架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16-18页 |
1.4.1 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6-18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制造业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2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3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传统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第20页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第20-22页 |
3 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 | 第22-26页 |
3.1 FDI通过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 第22-23页 |
3.1.1 示范效应 | 第22页 |
3.1.2 竞争效应 | 第22-23页 |
3.1.3 人员培训效应 | 第23页 |
3.2 FDI通过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 第23-26页 |
3.2.1 前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 | 第24页 |
3.2.2 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 | 第24-26页 |
4 山东省制造业FDI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4.1 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4.2 山东省制造业利用FDI的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4.2.1 山东省引进FDI的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4.2.2 FDI在山东省制造业中的投资规模 | 第30-31页 |
4.3 山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分析 | 第31-38页 |
4.3.1 山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31-33页 |
4.3.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第33-35页 |
4.3.3 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5-38页 |
5 山东省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50页 |
5.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38-40页 |
5.2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第40-45页 |
5.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选取 | 第40页 |
5.2.2 水平关联技术溢出效应指标选取 | 第40-41页 |
5.2.3 垂直关联技术溢出效应指标选取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3 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5.3.1 FDI直接溢出对山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 第47页 |
5.3.2 FDI间接溢出对山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5.3.3 FDI后向关联对山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 第48页 |
5.3.4 FDI前向关联对山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6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6.2.1 注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内资企业效率改善 | 第51页 |
6.2.2 注重外资结构,提升技术溢出水平 | 第51-52页 |
6.2.3 注重加深内外资产业间的联系,发挥好后向关联效应 | 第52-53页 |
6.2.4 注重吸收国外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自主创新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