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英文缩写索引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钴-60 的危害与利用价值 | 第12页 |
1.2 废水中钴的分离方法 | 第12-16页 |
1.2.1 化学沉淀法 | 第12-14页 |
1.2.2 吸附法 | 第14页 |
1.2.3 离子交换法 | 第14-15页 |
1.2.4 膜分离法 | 第15页 |
1.2.5 蒸发浓缩法 | 第15-16页 |
1.3 氧化镁的性质及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1.3.1 氧化镁的性质 | 第16页 |
1.3.2 氧化镁的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1.4 氧化镁的合成方法 | 第17-20页 |
1.4.1 气相法 | 第17-18页 |
1.4.2 液相法 | 第18-19页 |
1.4.3 固相法 | 第19-20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直接沉淀法制备活性氧化镁(D-MgO)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22-4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2 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1.3 D-MgO的制备 | 第23-24页 |
2.1.4 静态吸附实验 | 第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8页 |
2.2.1 材料结构表征分析 | 第24-27页 |
2.2.2 钴在溶液中的形态分布 | 第27页 |
2.2.3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4 温度与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28-32页 |
2.2.5 温度与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32-35页 |
2.2.6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7 吸附剂再生 | 第36-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均匀沉淀法制备活性氧化镁(H-MgO)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3.1.2 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3.1.3 H-MgO的制备 | 第40-41页 |
3.1.4 静态吸附实验 | 第4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3.2.1 材料结构表征分析 | 第41-44页 |
3.2.2 H-MgO的制备条件研究 | 第44-45页 |
3.2.3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4 温度与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6-49页 |
3.2.5 温度与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49-52页 |
3.2.6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 第52页 |
3.2.7 吸附剂再生 | 第52-53页 |
3.2.8 H-MgO与D-MgO的吸附性能对比 | 第53-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离子强度和阴阳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6-6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6-57页 |
4.1.2 pH与离子强度、阴阳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 | 第57页 |
4.1.3 吸附选择性实验 | 第5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4.2.1 p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2 pH和阳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pH和阴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4 吸附选择性 | 第60-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