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铅论文

贵州凯里叶巴硐铅锌矿矿床成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4页
    1.1 研究现状第6-11页
    1.2 存在问题及选题意义第11页
        1.2.1 存在问题第11页
        1.2.2 选题意义第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1 研究方案第12页
        1.4.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20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4-15页
    2.2 区域地质第15-19页
        2.2.1 区域地层第15-17页
        2.2.2 区域构造第17-19页
    2.3 区域矿产情况第19-20页
第三章 矿区地质第20-23页
    3.1 矿区地层第20-21页
    3.2 矿区构造第21-23页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23-31页
    4.1 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第23-25页
    4.2 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其组构特征第25-27页
        4.2.1 矿石的化学组成第25页
        4.2.2 矿石的矿物组成特征第25-26页
        4.2.3 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第26-27页
    4.3 围岩蚀变特征第27-28页
    4.4 成矿期次划分及各期次特征第28-29页
        4.4.1 成矿期次划分第28页
        4.4.2 各期次特征第28-29页
    4.5 小结第29-31页
第五章 闪锌矿的物化标型特征第31-37页
    5.1 闪锌矿的物理特征第31页
    5.2 闪锌矿的化学成分特征第31-36页
        5.2.1 闪锌矿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结果第31-32页
        5.2.2 Fe、Mn、Cd、In、Ag、Tl、Ga、Ge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32-35页
        5.2.3 Co/Ni比值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35页
        5.2.4 Zn/Cd比值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35页
        5.2.5 Zn/Fe、Ga/In、Ge/In比值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35-36页
        5.2.6 Ga/Ge比值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36页
    5.3 小结第36-37页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37-50页
    6.1 微量(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7-42页
        6.1.1 微量(成矿)元素富集系数特征第37页
        6.1.2 微量(成矿)元素蛛网图特征第37页
        6.1.3 微量(成矿)元素相关系数第37-42页
    6.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2-45页
        6.2.1 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第42-44页
        6.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第44-45页
    6.3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5-47页
        6.3.1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第45-46页
        6.3.2 硫同位素平衡温度第46-47页
        6.3.3 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组成第47页
        6.3.4 S~(2-)形成机制第47页
    6.4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7-49页
    6.5 小结第49-50页
第七章 矿床成因探讨第50-54页
    7.1 成矿物质来源第50页
    7.2 成矿流体来源第50-51页
    7.3 成矿环境第51页
    7.4 成矿作用及过程分析第51-52页
    7.5 矿床成因探讨第52-54页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第54-56页
    8.1 结论第54页
    8.2 建议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照片及照片说明第5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小山坝铝土矿伴生锂赋存特征及富集机理探讨
下一篇:贵州龙井街铅锌矿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