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CONSTANS-like基因Ghd2调控抗旱性和衰老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名词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31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30页
        1.2.1 植物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应答反应第13-18页
        1.2.2 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与叶片衰老第18-26页
        1.2.3 CO-like家族基因研究进展第26-30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42页
    2.1 水稻材料第31页
    2.2 菌株和载体第31页
    2.3 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第31-33页
    2.4 DNA抽提和Southern杂交第33页
    2.5 CRISPR植株基因型检测第33-34页
    2.6 RNA抽提、反转录、qRT-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和Northern杂交第34页
    2.7 基因表达谱分析第34-35页
    2.8 水稻材料的表型鉴定第35-36页
        2.8.1 苗期抗旱性鉴定第35页
        2.8.2 成株期抗旱性鉴定第35页
        2.8.3 黑暗处理第35-36页
    2.9 光周期处理第36页
    2.10 水稻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测定第36页
    2.11 代谢物测定第36-37页
    2.12 二氨基联苯氨(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和H_2O_2含量定量测定第37页
    2.13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第37页
    2.14 基因芯片分析第37-38页
    2.15 RNA-seq分析第38页
    2.16 水稻原生质体相关实验第38-39页
        2.16.1 亚细胞定位第38页
        2.16.2 BiFC第38页
        2.16.3 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分析蛋白的转录激活活性第38-39页
    2.17 酵母相关实验第39-40页
        2.17.1 反式激活检测第39页
        2.17.2 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文库筛选第39-40页
        2.17.3 点对点验证第40页
    2.18 蛋白抽提和Western Blot第40页
    2.19 蛋白原核表达第40-41页
    2.2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77页
    3.1 候选基因Ghd2的表型鉴定第42-47页
        3.1.1 候选基因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第42-43页
        3.1.2 转基因材料的田间表型观察第43-44页
        3.1.3 转基因材料的表达量检测第44-45页
        3.1.4 转基因材料S4H的非生物逆境表型鉴定第45-47页
    3.2 Ghd2的功能鉴定第47-77页
        3.2.1 Ghd2的表达模式分析第47-48页
        3.2.2 Ghd2超量表达植株的干旱敏感性表型不归因于气孔第48-50页
        3.2.3 Ghd2超量表达植株在干旱胁迫下呈现衰老加快的特征第50-52页
        3.2.4 Ghd2的超量表达导致很多SAGs在干旱胁迫时上调表达第52-54页
        3.2.5 Ghd2-CRISPR突变体的抗旱性增强第54-56页
        3.2.6 Ghd2促进水稻发育过程中的叶片衰老第56-58页
        3.2.7 Ghd2促进黑暗处理诱导的衰老第58-60页
        3.2.8 Ghd2在原生质体系统中激活一些SAGs的表达第60-62页
        3.2.9 Ghd2的互作蛋白研究第62-66页
        3.2.10 Ghd2对RCA的调控第66-77页
4 讨论第77-85页
    4.1 Ghd2在最适生长条件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发挥不同的功能第77页
    4.2 Ghd2通过促进干旱诱导的叶片衰老使植株的干旱敏感性增加第77-78页
    4.3 Ghd2促进发育进程中的叶片衰老第78-79页
    4.4 Ghd2互作蛋白可能的功能第79-80页
    4.5 RCA对于Ghd2行使功能的重要性第80-83页
    4.6 后续工作的设想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1页
附录第101-169页
    附录Ⅰ. 附图第101-107页
    附录Ⅱ. 附表第107-158页
    附录Ⅲ.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第158-168页
    附录Ⅴ. 作者简介第168-169页
致谢第169-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卷叶QTL定位和SSR标记的非孟德尔遗传研究
下一篇:旅游者游憩行为对武功山森林公园山地草甸的影响及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