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主要风险及对策研究--以电汇、信用证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页
        1.2.1 论文研究思路第10页
        1.2.2 论文研究方法第10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4.1 研究概况第11-13页
        1.4.2 研究不足第13-15页
第2章 国际结算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第15-23页
    2.1 国际结算定义第15页
    2.2 三种主要结算方式第15-20页
        2.2.1 电汇(T/T)第15-17页
        2.2.2 托收(OC)第17-18页
        2.2.3 信用证(L/C)第18-20页
    2.3 国际结算风险概念第20-21页
    2.4 国际结算风险种类第21-22页
        2.4.1 信用风险第21页
        2.4.2 操作风险第21页
        2.4.3 汇率风险第21-22页
        2.4.4 政治风险第22页
    2.5 风险管理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业务概况第23-29页
    3.1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业务介绍第23-24页
    3.2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第24-26页
        3.2.1 国际结算业务品种单一第24页
        3.2.2 国际结算客户构成简单第24-25页
        3.2.3 国际结算业务管理不足第25-26页
        3.2.4 国际结算人员水平参差第26页
    3.3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情况第26-29页
        3.3.1 扩展产品种类第26-27页
        3.3.2 把握区位优势第27页
        3.3.3 提高管理水平第27页
        3.3.4 培养专业团队第27-29页
第4章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风险现状研究——以电汇及信用证为例第29-45页
    4.1 X城商行天津分行电汇业务现状第29-33页
        4.1.1 电汇业务现状第29-30页
        4.1.2 发展情况介绍第30-31页
        4.1.3 X城商行天津分行电汇业务风险分析第31-33页
    4.2 电汇业务风险案例第33-39页
        4.2.1 电汇业务风险案例第33-34页
        4.2.2 电汇业务风险案例分析第34-39页
    4.3 X城商行天津分行信用证业务现状第39-41页
        4.3.1 信用证业务现状第39-40页
        4.3.2 业务发展情况第40-41页
    4.4 X城商行天津分行信用证业务风险分析第41-45页
        4.4.1 开证人经营风险第42页
        4.4.2 信用证自身缺陷第42页
        4.4.3 单据伪造诈骗第42-43页
        4.4.4 相关人员经验不足第43-45页
第5章 X城商行天津分行国际结算风险对策第45-59页
    5.1 基于信用评级系统的信用调查第45-53页
        5.1.1 引入信用评级系统原因第45-46页
        5.1.2 信用风险评级原则第46-49页
        5.1.3 信用评级系统运行模式第49-50页
        5.1.4 信用评级案例一第50-52页
        5.1.5 信用评级案例二第52-53页
    5.2 多管齐下防范操作风险第53-59页
        5.2.1 提高柜面人员业务水平第53-54页
        5.2.2 建立完善业务办理流程第54-55页
        5.2.3 加速国际结算系统建设第55-56页
        5.2.4 完善黑名单筛查体系第56-59页
第6章 结束语第59-61页
    6.1 研究结论第59页
    6.2 研究不足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预测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研究
下一篇:递进式多传感器组合跟拍电力巡检目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