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

船载卫星通信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4 论文内容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3-22页
    2.1 引言第13-14页
    2.2 机械结构的设计第14-16页
    2.3 跟踪系统的组成第16-21页
        2.3.1 天馈系统第16-17页
        2.3.2 收发系统第17-19页
        2.3.3 伺服系统第19-20页
        2.3.4 监控系统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天线初始对星第22-31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地理坐标系天线对星角度计算第22-26页
        3.2.1 基于空间旋转变化法对星角度计算第22-24页
        3.2.2 基于平面几何方法对星角度计算第24-26页
    3.3 天线对星角度精确修正第26-27页
    3.4 载体坐标系天线对星角度计算第27-28页
    3.5 横滚角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28-29页
    3.6 仿真实验第29页
    3.7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天线跟踪算法第31-39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常见的自动跟踪方法第31-33页
        4.2.1 步进跟踪第31页
        4.2.2 单脉冲跟踪第31-32页
        4.2.3 圆锥扫描跟踪第32-33页
        4.2.4 三种跟踪方法的比较第33页
    4.3 天线实现圆锥扫描的实现方法第33-35页
    4.4 圆锥扫描跟踪的AGC调控技术第35-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天线稳定控制算法第39-48页
    5.1 引言第39页
    5.2 传统PID控制算法第39-41页
        5.2.1 传统PID工作原理第39-41页
        5.2.2 传统PID算法的缺陷及原因分析第41页
    5.3 模糊PID控制算法第41-43页
        5.3.1 模糊PID工作原理第41-42页
        5.3.2 模糊控制规则及算法确定第42-43页
    5.4 电机模型的建立第43-44页
    5.5 PID-Fuzzy分段控制器第44-47页
    5.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船载动中通系统测试第48-58页
    6.1 引言第48页
    6.2 系统的测试平台第48-50页
    6.3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第50-57页
        6.3.1 监控测试第50-51页
        6.3.2 仿真平台测试第51-57页
        6.3.3 测试数据分析第57页
    6.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7.1 引言第58页
    7.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1-62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2-63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竞赛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路网上移动对象的位置追踪技术研究
下一篇: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多目标优化在莱芜地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