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研究--以界首市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研究现状总结第15-16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第16-18页
        1.4.1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8-20页
    2.1 相关概念第18页
        2.1.1 农田水利第18页
        2.1.2 农田水设施第18页
        2.1.3 土地整治第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成本-收益理论第18-19页
        2.2.2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第19页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第19页
        2.2.4 系统理论第19-20页
3 基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第20-32页
    3.1 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特性第20-21页
        3.1.1 公益性第20页
        3.1.2 非营利性第20页
        3.1.3 效益的随机性第20-21页
    3.2 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评价内容及难点第21-25页
        3.2.1 评价内容第21-22页
        3.2.2 评价难点第22页
        3.2.3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22-25页
    3.3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5-28页
        3.3.1 建立指标体系的要求第25页
        3.3.2 指标建立的一般原则第25-26页
        3.3.3 指标层次的确定和体系的构建第26页
        3.3.4 指标的定性分析第26-28页
    3.4 效益评价的模型构建第28-32页
        3.4.1 层次分析法结构图第28-29页
        3.4.2 效益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第29-30页
        3.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第30页
        3.4.4 建立线性函数评价模型第30页
        3.4.5 确定评价等级和评分标准第30-32页
4 界首市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实证分析第32-43页
    4.1 项目区概况第32-37页
        4.1.1 项目区整治前土地利用现状第32页
        4.1.2 项目区整治前农田水利状况第32-33页
        4.1.3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第33-36页
        4.1.4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概况第36页
        4.1.5 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第36-37页
    4.2 效益分值计算第37-40页
        4.2.1 各项指标计算结果第37-39页
        4.2.2 效益分值计算结果第39-40页
    4.3 项目效益评价结果分析第40-43页
        4.3.1 经济效益分析第41页
        4.3.2 生态效益分析第41-42页
        4.3.3 社会效益分析第42-43页
5 基于界首市实证分析的思考第43-47页
    5.1 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实际脱节第43-44页
    5.2 “因地制宜”的推进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第44-45页
    5.3 合理引入社会资本,提高土地整治工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个人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石园规划设计要素及模式设计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公园景观可持续性评价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