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庄新水尾矿库加高扩容坝体三维渗流及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尾矿坝渗流场反演分析 | 第15-33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5-17页 |
2.2 尾矿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17-18页 |
2.2.1 尹庄尾矿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17页 |
2.2.2 新水尾矿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17-18页 |
2.3 反演分析 | 第18-32页 |
2.3.1 建立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20-24页 |
2.3.2 选取计算参数和工况 | 第24页 |
2.3.3 渗流场反演分析结果 | 第24-31页 |
2.3.4 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渗控措施效果对比 | 第33-52页 |
3.1 辐射井的渗控效果计算分析 | 第33-40页 |
3.1.1 建立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33-35页 |
3.1.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5-36页 |
3.1.3 选取计算参数 | 第36页 |
3.1.4 确定计算方案 | 第36-37页 |
3.1.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3.2 排渗墙的渗控效果计算分析 | 第40-50页 |
3.2.1 建立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41页 |
3.2.2 确定边界条件 | 第41页 |
3.2.3 选取计算参数 | 第41页 |
3.2.4 确定计算方案 | 第41-43页 |
3.2.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3.3 辐射井方案与排渗墙方案比较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不同工况下坝体三维渗流分析 | 第52-112页 |
4.1 180m标高时坝体渗流分析 | 第52-67页 |
4.1.1 建立标高180m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52-56页 |
4.1.2 选取计算参数和工况 | 第56页 |
4.1.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67页 |
4.2 230m标高时坝体渗流分析 | 第67-88页 |
4.2.1 建立标高230m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67-70页 |
4.2.2 选取计算参数和工况 | 第70-71页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88页 |
4.3 310m标高时坝体渗流分析 | 第88-111页 |
4.3.1 建立标高310m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88-92页 |
4.3.2 选取计算参数和工况 | 第92页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2-11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2-11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12-114页 |
5.2 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