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 草莓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1 离体培养材料的选择 | 第12-13页 |
2.1.1 花药培养 | 第12页 |
2.1.2 茎尖培养 | 第12-13页 |
2.1.3 叶片离体培养 | 第13页 |
2.2 离体快繁 | 第13页 |
2.3 脱除病毒 | 第13-14页 |
2.4 种质资源保存 | 第14页 |
3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3.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表现 | 第15-16页 |
3.1.1 生理生化方面 | 第15页 |
3.1.2 染色体方面 | 第15页 |
3.1.3 DNA分子水平 | 第15-16页 |
3.2 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原因 | 第16-17页 |
3.2.1 外植体类型 | 第16页 |
3.2.2 培养时间 | 第16-17页 |
3.2.3 培养条件 | 第17页 |
3.3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检测 | 第17-18页 |
3.3.1 形态学检测 | 第17页 |
3.3.2 细胞学检测 | 第17页 |
3.3.3 同工酶变异检测 | 第17页 |
3.3.4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7-18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8-20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草莓的离体快繁 | 第20-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1.1 材料 | 第20页 |
1.2 外植体的选择、灭菌、培养 | 第20页 |
1.3 无菌系组培苗的建立 | 第20页 |
1.4 激素与组培苗增殖 | 第20-21页 |
1.5 激素与组培苗生根 | 第21页 |
1.6 组培苗脱毒 | 第21页 |
1.7 组培苗、脱毒苗的炼苗与移栽 | 第21-22页 |
1.8 主要统计项目 | 第22页 |
1.9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1.9.1 仪器 | 第22页 |
1.9.2 试剂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1 无菌系试管苗的建立 | 第23页 |
2.2 不同激素对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 组培苗的生根 | 第24页 |
2.4 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遗传变异的分子检测 | 第27-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7页 |
1.1 材料 | 第27页 |
1.2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第27-28页 |
1.3 ISSR反应 | 第28-30页 |
1.4 MSAP检测 | 第30-37页 |
1.4.1 基因组DNAEcoRI酶切 | 第30页 |
1.4.2 基因组DNAMspI/HpaII酶切 | 第30-31页 |
1.4.3 接头合成及连接 | 第31页 |
1.4.4 预扩增反应 | 第31-32页 |
1.4.5 选择性扩增反应 | 第32-33页 |
1.4.6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 第33-34页 |
1.4.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4页 |
1.4.8 银染 | 第34-35页 |
1.4.9 条带统计及分析 | 第35页 |
1.4.10 甲基化位点回收、克隆、测序、序列比对 | 第35页 |
1.4.11 DNA甲基化多态性位点分析 | 第35页 |
1.4.12 主要试剂配置 | 第35-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56页 |
2.1 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ISSR检测 | 第37-45页 |
2.1.1 DNA提取 | 第37页 |
2.1.2 ISSR-PCR | 第37-45页 |
2.2 草莓MSAP体系优化 | 第45-47页 |
2.2.1 酶切、连接和预扩增 | 第45页 |
2.2.2 选择性扩增 | 第45-47页 |
2.3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DNA甲基化的影响 | 第47-49页 |
2.4 移栽时间对组培苗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 第49-51页 |
2.5 冷驯化对组培苗DNA甲基化的影响 | 第51-56页 |
2.5.1 冷驯化对组培苗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 第51-53页 |
2.5.2 冷驯化对组培苗DNA甲基化模式的影响 | 第53-55页 |
2.5.3 DNA甲基化位点分析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3.1 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ISSR检测 | 第56-57页 |
3.2 继代次数及移栽时间对组培苗DNA甲基化的影响 | 第57页 |
3.3 冷驯化对组培苗DNA甲基化的影响 | 第57-59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图版及说明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