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SFM的多源目标三维重构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1 可见光图像的三维重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红外图像的三维重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的工作内容第19-20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二章 摄像机的标定第22-36页
    2.1 空间坐标系第22-25页
    2.2 摄像机的成像模型第25-28页
        2.2.1 线性成像模型第25-26页
        2.2.2 摄像机的内部参数矩阵第26-27页
        2.2.3 摄像机的外部参数第27-28页
    2.3 摄像机的参数标定方法介绍第28-32页
        2.3.1 传统标定法第28-29页
        2.3.2 自标定法第29-30页
        2.3.3 棋盘格平面标定法第30-32页
    2.4 标定结果及分析第32-34页
        2.4.1 摄像机定标的实验过程第32-33页
        2.4.2 定标的实现结果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第36-56页
    3.1 图像预处理第36-40页
        3.1.1 可见光图像预处理第36-37页
        3.1.2 红外图像预处理第37-39页
        3.1.3 提取图像边缘轮廓第39-40页
    3.2 SURF特征的提取与描述第40-46页
        3.2.1 积分图像第40-42页
        3.2.2 构建Hessian矩阵第42-44页
        3.2.3 尺度不变性第44-45页
        3.2.4 SURF特征描述算子第45-46页
    3.3 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配准方法第46-49页
        3.3.1 特征点粗配准第47页
        3.3.2 图像精确配准第47-48页
        3.3.3 红外图像的仿射变换第48-49页
    3.4 配准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三维重构的实现第56-78页
    4.1 SIFT特征的提取与描述第56-63页
        4.1.1 SIFT尺度空间极值检测第56-61页
        4.1.2 SIFT特征描述算子第61-62页
        4.1.3 SIFT特征点匹配第62-63页
    4.2 基于SFM算法的三维重构第63-70页
        4.2.1 双目视觉与极线约束第63-64页
        4.2.2 本征矩阵与基础矩阵第64-66页
        4.2.3 恢复投影矩阵第66-67页
        4.2.4 三角化重构第67-68页
        4.2.5 多目视觉的三维重构算法第68-70页
    4.3 红外图像的三维重构第70-71页
    4.4 重构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4.4.1 重构算法流程第71页
        4.4.2 三维重构实现过程第71-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5.1 总结第78-79页
    5.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6页
作者简介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远场集成成像图像阵列实时生成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发布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