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因素对牙体、牙周及颞下颌关节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缩略语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文献回顾 | 第18-31页 |
实验一 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41页 |
1 材料 | 第31-3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1.3 软件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7页 |
2.1 CT数据获取 | 第32页 |
2.2 几何实体模型重建 | 第32-36页 |
2.2.1 导入CT扫描数据 | 第33页 |
2.2.2 确定阈值 | 第33-34页 |
2.2.3 图像分割填充 | 第34-35页 |
2.2.4 3D模型生成 | 第35页 |
2.2.5 曲面拟合优化 | 第35页 |
2.2.6 建立几何实体模型 | 第35-36页 |
2.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3 结果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4.1 建立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意义 | 第39-40页 |
4.2 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特点 | 第40-41页 |
实验二 不同牙位单点加载时髁突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52页 |
1 材料 | 第4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41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41页 |
1.3 软件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5页 |
2.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2.2 材料生物力学参数 | 第42页 |
2.3 交接面接触关系 | 第42-44页 |
2.4 约束、加载 | 第44页 |
2.5 模型可信度检验 | 第44-45页 |
3 结果 | 第45-49页 |
3.1 髁突应力分布 | 第46-47页 |
3.2 髁突软骨应力情况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实验三 右下颌第一磨牙单点加载的有限元分析 | 第52-67页 |
1 材料 | 第5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52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52页 |
1.3 软件 | 第52页 |
2 方法 | 第52-56页 |
2.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2.2 材料生物力学参数 | 第53-54页 |
2.3 交接面接触关系设定 | 第54页 |
2.4 约束、加载 | 第54-56页 |
2.5 实验过程 | 第56页 |
3 结果 | 第56-65页 |
3.1 牙体与牙周膜最大应力值分布 | 第59-60页 |
3.2 垂直加载时加载面积对应力的影响 | 第60页 |
3.3 垂直加载时加载位置对应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 集中加载时加载方向对应力的影响 | 第61-64页 |
3.4.1 牙体与牙周膜最大应力值 | 第62-63页 |
3.4.2 牙体与牙周膜应力分布 | 第63-64页 |
3.4.3 应力的方向敏感性 | 第64页 |
3.5 组织内部应力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67页 |
实验四 右下颌第一磨牙组合加载的有限元分析 | 第67-75页 |
1 材料 | 第67页 |
2 方法 | 第67-69页 |
2.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7页 |
2.2 材料生物力学参数 | 第67页 |
2.3 交接面接触关系 | 第67页 |
2.4 约束、加载 | 第67-68页 |
2.5 实验过程 | 第68-69页 |
3 结果 | 第69-74页 |
4 讨论 | 第74-75页 |
实验五 右下颌第一磨牙分区加载的有限元分析 | 第75-81页 |
1 材料 | 第75页 |
2 方法 | 第75-77页 |
2.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5页 |
2.2 材料生物力学参数 | 第75页 |
2.3 交接面接触关系 | 第75页 |
2.4 约束、加载 | 第75-76页 |
2.5 实验过程 | 第76-77页 |
3 结果 | 第77-79页 |
4 讨论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附录 | 第91-96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