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论文中制备的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结构式及简写符号一览表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9页 |
1.1 引言 | 第17-18页 |
1.2 卟啉及咔咯化合物在PDT抗肿瘤中的应用 | 第18-23页 |
1.2.1 卟啉在PDT抗肿瘤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2.2 咔咯在PDT抗肿瘤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1.3 四吡咯大环-香豆素的研究进展 | 第23-38页 |
1.3.1 卟啉-香豆素的研究进展 | 第23-35页 |
1.3.2 咔咯-香豆素的发展 | 第35-3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8-39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8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9-51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1-51页 |
2.3.1 化合物表征 | 第41-42页 |
2.3.2 光物理测定 | 第42-45页 |
2.3.3 与DNA相互作用测定方法 | 第45-47页 |
2.3.4 抗肿瘤活性研究测试方法 | 第47-51页 |
第三章 单羟基咔咯的合成、光谱性质及其抗肿瘤活性 | 第51-67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羟基咔咯的合成及表征 | 第52-54页 |
3.2.1 二吡咯烷烃的合成 | 第52页 |
3.2.2 单羟基咔咯的合成 | 第52页 |
3.2.3 镓咔咯配合物的合成 | 第52页 |
3.2.4 产物的表征 | 第52-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3.3.1 单晶结构 | 第54-55页 |
3.3.2 羟基咔咯光物理性质 | 第55-59页 |
3.3.3 羟基咔咯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探究 | 第59-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醛基镓咔咯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 第67-76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醛基咔咯的合成及表征 | 第67-69页 |
4.2.1 醛基咔咯的合成 | 第67-68页 |
4.2.2 镓咔咯配合物的合成 | 第68页 |
4.2.3 产物的表征 | 第68-6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4.3.1 醛基咔咯稳态紫外光谱及单线态氧 | 第69-71页 |
4.3.2 醛基咔咯体外细胞毒性及初步机理探究 | 第71-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咔咯-香豆素二元体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 第76-93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76-79页 |
5.2.1 醛的合成 | 第76-77页 |
5.2.2 咔咯-香豆素二元体合成 | 第77页 |
5.2.3 镓配合物的合成 | 第77-78页 |
5.2.4 产物的表征 | 第78-7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2页 |
5.3.1 咔咯-香豆素二元体的光物理性质 | 第79-85页 |
5.3.2 电化学 | 第85页 |
5.3.3 理论计算 | 第85-88页 |
5.3.4 咔咯-香豆素二元体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88-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卟啉-香豆素二元体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 第93-121页 |
6.1 引言 | 第93页 |
6.2 合成及表征 | 第93-97页 |
6.2.0 羟基卟啉合成 | 第93-94页 |
6.2.1 溴代卟啉合成 | 第94页 |
6.2.2 卟啉-香豆素合成 | 第94页 |
6.2.3 锌卟啉-香豆素配合物的合成 | 第94-95页 |
6.2.4 化合物表征 | 第95-97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20页 |
6.3.1 单晶结构与核磁 | 第97-99页 |
6.3.2 光物理性质 | 第99-108页 |
6.3.3 电化学 | 第108-109页 |
6.3.4 理论计算 | 第109-113页 |
6.3.5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 第113页 |
6.3.6 DNA相互作用及断裂 | 第113-119页 |
6.3.7 体外抗肿瘤活性和细胞定位 | 第119-12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7.1 结论 | 第121-122页 |
7.2 展望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6页 |
附录 | 第136-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1-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