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4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1-27页 |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 第21-25页 |
1.1.2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第27-37页 |
1.2.1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现状 | 第27-34页 |
1.2.2 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1.2.3 基于软频率复用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 第35-37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内容安排 | 第37-41页 |
第二章 多小区蜂窝网络小区结构及干扰协调方法研究 | 第41-67页 |
2.1 引言 | 第41-43页 |
2.2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43-49页 |
2.2.1 系统模型 | 第43-46页 |
2.2.2 问题描述 | 第46-47页 |
2.2.3 关键概念定义 | 第47-48页 |
2.2.4 简单实例 | 第48-49页 |
2.3 基于新型小区结构的协作软频率复用方法 | 第49-53页 |
2.3.1 系统初始化 | 第49-50页 |
2.3.2 小组内资源使用协调 | 第50-51页 |
2.3.3 入侵者小区借用资源 | 第51-53页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62页 |
2.5 应用拓展及复杂度分析 | 第62-65页 |
2.5.1 多个小区同时边缘区域过载 | 第62-63页 |
2.5.2 不规则小区形状 | 第63页 |
2.5.3 信令及存储开销对比 | 第63-64页 |
2.5.4 复杂度分析 | 第64-6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异构蜂窝网络中用户动态分类的软频率复用方法研究 | 第67-93页 |
3.1 引言 | 第67-68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68-70页 |
3.3 问题描述 | 第70-73页 |
3.4 用户动态分类的软频率复用方法 | 第73-79页 |
3.4.1 单个小区内用户的网络关联 | 第73-78页 |
3.4.2 小区间的用户切换 | 第78页 |
3.4.3 复杂度分析 | 第78-79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3.7 附录 | 第89-93页 |
3.7.1 引理3.1的证明 | 第89-90页 |
3.7.2 命题3.3的证明 | 第90-93页 |
第四章 非均匀拓扑异构蜂窝网络中的混合干扰协调方法研究 | 第93-119页 |
4.1 引言 | 第93-94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94-100页 |
4.2.1 网络模型 | 第94-96页 |
4.2.2 资源模型 | 第96-98页 |
4.2.3 用户模型 | 第98-100页 |
4.3 问题描述 | 第100-102页 |
4.3.1 优化目标 | 第100页 |
4.3.2 优化变量 | 第100页 |
4.3.3 约束条件 | 第100-101页 |
4.3.4 问题陈述及难点分析 | 第101-102页 |
4.4 时频二维联合资源分割的混合干扰协调方法 | 第102-106页 |
4.4.1 单小区优化 | 第102-103页 |
4.4.2 多小区协调 | 第103-106页 |
4.4.3 用户关联调整 | 第106页 |
4.4.4 复杂度分析 | 第106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06-11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5.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119-121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