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量子点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发展近况 | 第11-13页 |
1.2.1 量子点在光学成像方面的应用进展 | 第11-12页 |
1.2.2 量子点在基因传递方面的应用进展 | 第12-13页 |
1.2.3 量子点在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 第13页 |
1.3 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发展近况 | 第13-15页 |
1.3.1 量子点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2 量子点的体内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4 磷化铟量子点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17-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磷化铟量子点 | 第17页 |
2.1.2 实验动物与细胞株 | 第17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3 量子点的表征 | 第19页 |
2.4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19页 |
2.5 量子点用于细胞标记 | 第19-20页 |
2.5.1 共聚焦成像 | 第19-20页 |
2.5.2 流式细胞术 | 第20页 |
2.6 量子点用于基因药物示踪载体 | 第20页 |
2.6.1 量子点与siRNA的偶联 | 第20页 |
2.6.2 流式细胞术检测偶联后的转染效率 | 第20页 |
2.7 量子点的体外生物效应 | 第20-21页 |
2.7.1 细胞活性检测 | 第20-21页 |
2.7.2 细胞凋亡检测 | 第21页 |
2.7.3 细胞活性氧检测 | 第21页 |
2.8 量子点的体内生物效应 | 第21-23页 |
2.8.1 体内实验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2.8.2 冰冻切片 | 第22页 |
2.8.3 ICP-MS定量检测小鼠体内的In元素 | 第22页 |
2.8.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22-23页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23-24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41页 |
3.1 磷化铟量子点的表征 | 第24-25页 |
3.2 磷化铟量子点用于细胞标记 | 第25-28页 |
3.2.1 量子点标记细胞的共聚焦成像 | 第25-26页 |
3.2.2 细胞对量子点的摄取率 | 第26-28页 |
3.3 磷化铟量子点用于基因药物示踪载体 | 第28-31页 |
3.3.1 QD-siRNA偶联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28-29页 |
3.3.2 QD-siRNA与肿瘤细胞的共聚焦成像 | 第29-30页 |
3.3.3 QD-siRNA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 | 第30-31页 |
3.4 磷化铟量子点的体外生物效应 | 第31-36页 |
3.4.1 磷化铟量子点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2 磷化铟量子点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3 磷化铟量子点对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 磷化铟量子点的体内生物效应 | 第36-41页 |
3.5.1 磷化铟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 第36-39页 |
3.5.2 磷化铟量子点对小鼠主要器官的病理学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