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制现状、思路及问题 | 第11-21页 |
(一)控制股东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现状及比较法分析 | 第11-14页 |
(二)适用单一规则的实证分析及问题 | 第14-17页 |
(三)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问题分析及总结 | 第17-21页 |
1、合同平等原则与商事外观主义 | 第17-19页 |
2、关联交易效力规则的缺失 | 第19-20页 |
3、立法概念模糊 | 第20-21页 |
二、控制股东关联交易合同效力理论基础 | 第21-37页 |
(一)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之界定 | 第21-27页 |
1、控制股东之法律规制现状及界定 | 第21-22页 |
2、关联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2-24页 |
3、不当的学理界定 | 第24-26页 |
4、企业集团 | 第26-27页 |
(二)控制股东关联交易合同效力判断规则特殊性基础 | 第27-34页 |
1、考察关联交易法律行为目的的意义 | 第27-29页 |
2、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瑕疵来源 | 第29-31页 |
3、自我行为与自我交易 | 第31-32页 |
4、显失公平与关联交易 | 第32-34页 |
(三)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分类基础 | 第34-37页 |
1、法律直接规定的关联交易行为类型及评述 | 第34-35页 |
2、学理分类及本文分类基础 | 第35-37页 |
三、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的分类分析 | 第37-49页 |
(一)控制股东利用控制力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分析 | 第37-41页 |
1、控制力的内涵 | 第37-39页 |
2、公司公共性、信义义务与控制股东的控制力 | 第39-40页 |
3、控制股东利用控制力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及判断规则 | 第40-41页 |
(二)控制股东滥用权力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分析 | 第41-45页 |
1、控制股东滥用权力 | 第41-43页 |
2、滥用权力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3、控制股东滥用权力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及判断规则 | 第44-45页 |
(三)企业集团的特殊处理 | 第45-49页 |
1、企业集团关联交易效力考察之特殊节点 | 第46-47页 |
2、公司法第21条在企业集团关联交易中的解释 | 第47-48页 |
3、企业集团的关联交易合同效力判断规则 | 第48-49页 |
四、司法裁判纠正路径的特殊问题 | 第49-56页 |
(一)司法裁判的价值取向 | 第49-51页 |
1、司法裁判的价值分类及目的性 | 第49-50页 |
2、司法裁判的审查细节程度——以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审查程度为例 | 第50-51页 |
(二)控制股东不当关联交易合同效力争议的特殊举证责任分配 | 第51-56页 |
1、控制股东履行信义义务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51-54页 |
2、控制股东滥用“控制力”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